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未來城市的大危害就是污水。造成我國水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較低,使大量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而直接外排,導致了嚴重的水污染,并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加上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產生量不斷增大,使得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城市污水處理的嚴重滯后,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區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嚴重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專門就城市污水處理問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及技術規定,制訂城市治污達標的“時間表”,加快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刻不容緩。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的處理,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有什么作用,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共有六部分組成:(1)缺氧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組成。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適用范圍
a、賓館、飯店、療養院、醫院;
b、住宅小區、村莊、集鎮;
c、車站、飛機場、海港碼頭、船舶;
d、工廠、礦山、BUDUI、旅游點、風景區;
e、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過后,能將污水有害的雜質去除掉,水將會達到一定的標準,然后可以把處理的水作用于其他的領域,例如:綠化,灌溉等。在經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后,可以讓我們的水資源做到循環利用,從而大大的緩解了水資源的短缺現象。因此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我們的城市建設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該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采用連續流和上進上出的形式,生活污水從管道經布水器5均勻地注入內膽2,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由內膽上部流向固定化微生物反應區,再經固定化微生物小球6之間的空隙曲折流向外殼罐體1的底部,在這過程中污水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6發生接觸,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氨氮等被固定化微生物小球中的沸石等組份吸附,再經由微生物進行降解,實現生活污水經過重處理功能,其中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有效降低,隨著水量的增多,水流逐漸從內膽底部的鋸齒形孔口流向外殼罐體1和內膽2之間的生物膜反應區,一方面水流中的微生物經由填料7截留,另一方面后續的水流可再次由填料7上截留的微生物進行第二重處理,水質進一步提高;接著污水流向外殼罐體1與內膽2上部之間的沉淀區,隨水流出的微生物等雜質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回生物膜反應區;水位逐漸升高,經過人工濕地區的水葫蘆等浮水植物做進一步深度處理,然后水流從溢流堰3溢出,再經由排水管4排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生活污水的處理,具有小型化、一體化、地埋式的特點,可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等進行分散式處理,在同一個污水處理裝置中就可以完成污水的達標處理,無需多個分散的設備,并且無需借助外界動力就可以實現污水的循環處理,具有結構緊湊、簡便、造價低、無動力需求、運營和管理成本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埋設于地下,一方面不占據地表面積,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人為損壞以及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另外,該裝置運行時不會產生噪聲及異味等二次污染。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一實施例,包括外殼罐體1,所述外殼罐體1由依次連通的罐體上部101、罐體中部102、罐體底部103組成,所述罐體上部101、罐體中部102、罐體底部103組成一體結構,所述罐體上部101的頂部為開口式結構,所述罐體上部101的內壁上固定有呈環形結構的溢流堰3,所述溢流堰3與所述罐體上部101之間形成溢流腔,所述溢流腔內設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穿過所述罐體上部101側壁并延伸至外殼罐體1的外側,所述溢流堰3內側的外殼罐體1內設有呈空心的內膽2,所述外殼罐體1與所述內膽2之間形成空腔,所述內膽2的頂部和底部均為開口式結構,所述內膽2的底端與所述外殼罐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內膽2的底部外壁上設有與外殼罐體1連通的過渡結構,所述內膽2的正上方設有布水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