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污水處理設備
醫(yī)療廢水處理流程如下: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消毒+出水改變醫(yī)院廢水水質的過程。主要是殺滅廢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為了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前可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包括一級和二級處理。消毒:醫(yī)療廢水消毒處理方法有氯化法、臭氧法、紫外線消毒法。氯化法消毒中主要有法、投氯酸鈉和二氧化氯法等三種。為消滅廢水或污泥中的病原體或使之滅活而進行的處理過程。分為廢水消毒和污泥消毒。醫(yī)院廢水處理主要是消毒,即殺滅病原體。醫(yī)院廢水的水質十分復雜,一般隨著用水量的增大,相應的污染物濃度也越來越高,醫(yī)院廢水處理流程應盡可能設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不但可以調節(jié)水量,消滅高峰負荷,并可以調節(jié)水質,使其處理效果不會因水質變化而受到干擾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投加點一般選擇在調節(jié)池之后。浮選沉淀后經消毒池(由二氧化氯混合發(fā)生器制備的消毒劑)進行消毒后,達標排放。自發(fā)浮選沉淀池的剩余污泥排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和接觸氧化池的污泥打入污泥消化池進行好氧消化處理可達標排放。接觸氧化+沉淀+消毒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xù)消毒。膜生物反應器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全新廢水處理技術主要由生物處理裝置曝氣池和膜分離組件組成廢水中的絕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分解膜分離組件將混合液中直徑大于膜孔徑的微粒和微生物截留下來得到可作為力水回用的處理出水或合格的排放水。一級接觸氧化+一級沉淀+二級接觸氧化+二級沉淀+消毒廢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調節(jié)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廢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工藝選擇原則采用技術*,運行可靠,操作管理簡單的工藝,使*性與可靠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高效節(jié)能的治理工藝,*地降低工程運行費用。采用成熟的*技術工藝,有效控制工藝造價。廢水處理工藝以處理效果好,動力消耗低,運行穩(wěn)定,管理方便的生化法為主;主要處理設備選用高效、運行穩(wěn)定、操作維護容易的設備,以提高廢水處理效果、降低處理費用,使廢水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健康管理中心污水處理設備
工程概況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區(qū)朱行鎮(zhèn),主要生產軟袋輸液、*、沖洗液、脂肪乳劑等。公司廢水主要為生產過程產生的生產廢液、清洗廢水和生活污水。公司內現(xiàn)有廢水處理站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消毒工藝,處理規(guī)模為110m3/d。公司實施擴建生產車間、滅菌及塑料袋加工項目后,廢水水量增加至400m3/d,生產工況更為復雜,水質水量變化更大,而現(xiàn)有廢水處理站的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擴建后的生產要求。因此,決定在2個月停產期間對原有廢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造。2 進出水水質、水量擴建后廢水處理規(guī)模為400m3/d,出水執(zhí)行金山區(qū)排海公司的納管標準,3 工藝流程改造前廢水處理站工藝流程見圖1。該工藝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有:①集水井內粗格柵不能去除廢水中橡膠接頭、小片塑料紙等細小懸浮物,堵塞后續(xù)接觸氧化池填料;②集水井到調節(jié)池為重力流,調節(jié)池停留時間僅為4h,對水質水量調節(jié)作用小;③廢水主要為葡萄糖等可生化性高的有機廢水,接觸氧化池經常發(fā)生污泥膨脹問題。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本改造項目采用CASS工藝。生產廢水進入集水井,生活污水經隔油池重力流入集水井,經集水井內機械細格柵攔截一些大的污物后,廢水由集水井潛污泵提升至調節(jié)池,調節(jié)水質水量后,出水由自吸泵提升至CASS池進行曝氣生化處理,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得到了去除;一個周期后,CASS池排水至消毒池,根據(jù)需要消毒后達標排放至金山排海管。CASS池污泥定期排入儲泥池,儲泥池內污泥外運處理。4 主要處理構筑物及設備參數(shù)改造后的廢水處理站除增加兩組鋼結構的CASS池外,其他均利用原有水池。(1)集水井(原有集水井和閑置的酸堿中和池改造)。1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1.8m×3.38m×4.3m,有效水深2.1m。新增機械細格柵1臺,寬B=400mm,格柵間距5mm,安裝角度75°;新增提升泵2臺(1用1備),單臺參數(shù)為:Q=48m3/h,H=8m,N=2.2kW。(2)調節(jié)池(原有調節(jié)池)。1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8.1m×4.98m×4.3m,有效水深4m,調節(jié)時間9.7h。為防止SS沉積并進行預曝氣,在調節(jié)池內設空氣攪拌。新增提升泵2臺(1用1備),單臺參數(shù)為:Q=17m3/h,H=15m,N=3.7kW。(3)CASS池。2座,鋼結構。單組尺寸¢6m×H9m,有效水深8.3m,每組有效容積234m3。中間設圓筒作為生物選擇區(qū),生物選擇區(qū)尺寸為¢0.6m×H8.2m。CASS池結構及管線見圖3。調節(jié)池出水由泵提升進入CASS池*生物選擇區(qū),在CASS池內曝氣一段時間后沉淀,再依次進行排水和排泥。CASS池內污泥負荷為0.32kg-BOD5/(kgMLSS·d),污泥濃度4g/L,排水比30%(可調節(jié)范圍為25%~40%)。每組每天運行3個周期,采用連續(xù)進水的方式,一個周期為8h,具體為:進水、曝氣5h→進水、沉淀1.5h→進水、排水(泥)1.5h。每組新增微孔曝氣管45根,單根參數(shù)為D90mm×L1000mm;Q=12~15m3/h;污泥回流泵2臺(1用1備),單臺參數(shù)為:Q=10m3/h,H=10m,N=0.75kW。控制方式:CASS池運行采用PLC全自動控制。同時可根據(jù)進水水量的變化調整排水比,以節(jié)省能耗。CASS池出水和排泥均通過電動閥控制。在設計過程中應注意CASS池通過電磁閥排水,出水方式為薄壁小孔口非恒定出流,出水管流量隨水池液面下降而變小,需校核排水時間是否滿足運行周期要求及確定消毒池出水管管徑流速是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CASS池排水大流量Q=μA,其中μ為流量系數(shù),取值為0.62,計算可得出水管流量Qmax=140.9m3/h。當排水比為30%時,排水量為70.4m3,可知排水時間為1h<1.5h,滿足運行周期要求。消毒池出水管為DN250,在大流量下消毒池出水管流速為1.59m3/s,滿足規(guī)范要求。(4)消毒出水池(利用原有接觸氧化池、好氧池和消毒池)。1座,鋼筋混凝土結構,CASS池出水在此消毒殺菌。尺寸為5m×4.98m×4m(有效水深3.5m),采用次氯酸鈉消毒。為使廢水和消毒劑充分混合,在消毒池內設空氣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