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污水處理設備廈門廠家
農村污水工程實施方案
根據處理設施工藝的適用性比選,結合各村的污水管道施工設計圖及現場勘查了解的數據,綜合分析各村的用地條件、選址、處理規模及處理工藝。2.1東瑤周瑤兩自然村南北接壤,東瑤常住人口約1000人,周瑤約400人,外來人口*。村內部無工業產業,村附近近期無規劃工業區,東瑤周瑤均為保留村,無拆遷規劃。村內雨水均為邊溝排水,居民生活用水除飲用水為自來水外,其余多來自井水。根據已設計的污水管道施工圖顯示,東瑤與周瑤污水管網合并為一套系統,周瑤的污水收集并向南排放至東瑤的污水干管中,終排入位于東瑤南部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處理站選址在村南部環村管道邊的一塊空地,目前為個人承包地,地面有少量香蕉及龍眼等種植物。可建設面積約有920m2,可用于建設處理設施。處理后的水可排入南面廢棄引水渠,終排向馬鑾灣。東瑤、周瑤處理設施規模為220m3/d,可用地面積920m2,建議采用復合生物濾池—高負荷人工濕地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人工濕地工藝或微生物土壤生態處理工藝,其中人工濕地*采用高負荷人工濕地。2.2林埭林埭位于東瑤村以南,孚蓮路以東。林埭常住人口約300人,外來人口約20人。村內無工業產業,村附近亦無規劃工業區,暫無拆遷規劃。村內雨水均為邊溝排水,居民生活用水除飲用水為自來水外,其余來自井水。林埭地勢南高北低,污水沿管道由南向北排放,處理設施選址位于村北部,經村干部協商擬回填池塘造地作為處理設施用地,池塘目前為個人承包,需辦理征地手續。可建設面積800m2。處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至池塘中。林埭處理設施規模為50m3/d,可用地面積800m2,建議采用復合生物濾池—高負荷人工濕地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人工濕地工藝或微生物土壤生態處理工藝。
全自動污水處理設備廈門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