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的危害
油類物質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阻礙了空氣中的氧氣溶解于水中,致使水中溶解氧下降,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油膜同時也阻礙了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水體自凈能力。魚,蝦,貝類長時間在含油廢水中生活,致使變味不宜食用。有毒有害物質可能通過魚,貝的富集,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
食用油廢水處理設備含油處理方法
膜分離技術是20世紀開發成功的新型高效精密分離技術,它利用篩分機理,依據溶液的特性和分子的大小,進行過濾分離。水有強極性,油是單純的碳氫化合物,是非極性疏水物質,它們常和表面活性劑等化學物質混合,成為難以處理的油水體系。其中典型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油滴小,表面性質復雜,而無機膜由于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如親水性、荷電情況,使乳化油基于油滴尺寸被膜阻止。溶解油基于膜和溶質的分子相互作用被膜阻止,從而使油水體系實現分離凈化。
膜法處理含乳化油廢水,一般可不經過破乳過程直接實現油水分離,并且在膜法分離油水過程中不產生含油污泥,濃縮液可焚燒處理。透過流量和水質較穩定,不隨進水中油濃度波動而變化。特別適合于高濃度乳化油廢水的處理[2]。膜分離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分離效果好,可回收油等優點。但所用膜污染嚴重,不易清洗,運行費用較高,需要進一步開發性能優良的膜材料和膜污染控制技術,以降低成本。其發展趨勢是各種膜處理方法相互結合或與其它方法結合,如將超濾與微濾結合、膜分離法與電化學法相結合等,以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食用油廢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