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轉站一體化除臭設備除臭
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城市的不斷擴張,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固體廢物越來越多,固廢終端處理的場所越來越偏僻,出于經濟等因素考慮,需要在城市中建設多座用于壓縮中轉處理的垃圾壓縮轉運站,垃圾通過各種各樣的收集車,運至中轉站后進行壓縮,減少垃圾容積及含水率,通過統一的大型垃圾轉運車,運至垃圾填埋場或者垃圾焚燒廠進行終端處置。
而這些垃圾中轉站一般選址于城市中,雖與居民區保持一定距離(有些甚至出于土地及規劃等原因的限制,與居民區非常接近),但其粉塵及臭氣仍會對周邊產生嚴重的二次污染。故在垃圾中轉站中設立除塵除臭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鑒于在垃圾收集車在垃圾中轉站傾瀉垃圾時,會產生大量的揚塵,對在站內工作的人們健康及安全產生影響。在考慮去除垃圾臭氣外溢的問題上,也需要處理揚塵。目前,普遍使用的除臭工藝是生物濾池,此工藝是利用微生物作用分解臭氣,使其無害化。
但是這種工藝的缺點是停留時間長,由此而來的大量的剩余污泥的處理,對于中轉站來說,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另外,粉塵對于微生物來說是一種毒物,采用微生物工藝時,必須同時對粉塵進行處理。對垃圾壓縮中轉站特點分析后,采用洗滌法配合生物法對站內的粉塵及臭氣進行處理是比較理想的工藝方式。
1除塵除臭系統原理簡介當垃圾清運車將散裝垃圾運至中轉站,在傾倒及壓縮機工作時,揚起許多廢紙、廢塑料袋及大顆粒的粉塵;同時垃圾中的臭氣、氮氧化物、甲醇類物質、氨氣等也彌漫在整個空間。在地坑上部設置抽風口,抽風口后設置了沉降室。
抽風口與沉降室間設置第1道格網,攔截大的顆粒;當含塵氣體流經沉降室時,由于重力和慣性作用,部分粉塵發生沉降;剩余粉塵在經過第二道格網時,又有部分被攔截。隨后廢氣被風機送入凈化塔。在凈化塔內第1步以自激水沖擊方式去除粉塵,第二步利用噴霧形成均勻水膜與上升的廢氣的碰撞去除粉塵。同時完成除臭部分過程。
除塵除臭凈化塔裝置采用水霧和生物除臭液來凈化廢氣。氣體由離心風機壓入凈化塔后,沖擊塔內水面,形成一道水幕,使廢氣中的粉塵溶于水中,同時利用溶液中藥劑對廢氣中的臭氣進行中和、反應、吸收,去除部分粉塵和臭氣;經處理后的廢氣再向上流動至填料層,與掛膜填料相接觸,利用填料上的生物細菌來分解廢氣中的臭氣,同時噴淋裝置噴出的水霧與氣體相接觸,既起到了吸收作用。
處理后,氣體中的粉塵濃度、臭氣、甲烷等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標準以上。
2除塵除臭系統的技術特點(1)運行安全可靠,除塵除臭效率高,設備阻力800Pa。
(2)采用內筒分布氣體的結構,改進了筒體內部的氣流分布,使氣體停留時間加長,增加了反應接觸時間。
(3)良好的沉降排泥系統。
(4)采用負壓旋渦式流體整流技術的廢氣收集裝置,實現了吸凈率99%的抽吸效果,有效防止粉塵異味散發。
(5)采用球形填料,增加廢氣接觸的比表面積,達到更佳的處理效果。
(6)采用霧化性能好、防堵塞、耐磨,便于拆裝的噴淋裝置。
(7)煙氣出口處設置高效除霧器,有效防止煙氣帶水。
(8)設備內部采用分段式防腐,防腐、耐磨工藝,技術成熟。防腐、耐磨,使用壽命長,經濟合理。
垃圾中轉站一體化除臭設備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