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200噸的氣浮機排放標準
氣浮機廠家講解氣浮機的進氣方式,對于氣浮機小編之前已經(jīng)給大家講解過很多了。還是有很多的說不知道氣浮機是怎樣進行進氣,今天小編專門咨詢了一下氣浮機的廠家,下面小編就復述一下氣浮機廠家給大家講解的內(nèi)容。
氣浮機有兩種進氣方式,為泵前氣態(tài)和泵后進氣口。氣浮機泵送前向氣體,由水泵水管引回水吸管,液壓噴射器安裝在支管上,當產(chǎn)生液壓噴射器時,廢水為負壓。將空氣與廢水混合后,將水管和水泵送至儲氣罐。這種方式省去了空氣壓縮機,這是比較簡單的,水和氣體均勻混合。但水泵要采用自吸式進水口,并保持水頭1m以上。
此外,氣浮機的吸氣量不能大于泵的水量的10%。否則,泵將不能正常工作,并會發(fā)生氣穴現(xiàn)象。泵進水后,通常在壓力管道內(nèi)進入壓縮空氣。以上方法能使泵工作穩(wěn)定,不需要在正壓下工作,但需要空氣壓縮機供氣。為了有良好的氣體溶解度,氣浮機的儲氣罐的體積相對較大,需要采用復雜的填充方式填充儲氣罐。
在氣浮機正式運行之前,往往先要完成調試工作。首先要把氣浮池內(nèi)灌滿清水,之后一次打開回流泵的進、出水閥及釋放閥,zui后要關閉射流器的進水和吸氣閥。接下來還要啟動回流泵。
等待一段時間,往溶氣罐注水直到泵的自身壓力升高到0.45到0.65兆帕范圍的情況下,應當慢慢的開啟射流器的進水閥,將罐內(nèi)壓力調整到0.45到0.5MPa之間,然后稍微打開進氣閥入微量空氣,使氣浮設備罐內(nèi)壓力調整到0.35到0.42MPa之間。
然后等到整個系統(tǒng)穩(wěn)定下來之后,釋放器將會釋放出大量的氣泡,這樣就可以準備讓氣浮設備入水運行,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5分鐘。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調試工作順利完成。
然后就可以進入到氣浮機的運行操作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先依次打開清水箱回流泵的進、出水閥,關閉射流器的進水、出水閥和吸氣閥,之后開啟回流泵。此時應當注意將壓力調至到適合的狀態(tài)。可以開動集水池中的提升泵,并且逐漸的往氣浮設備中注入需要處理的廢水。然后在溶藥捅中加入適量的混凝劑,用清水溶解后,打開溶藥桶閥門,滴入混凝劑,與反應區(qū)中的廢水進行混合反應。
05二級接觸氧化(參看一級處理)
06曝氣生物濾池
容積確定,深度處理根據(jù)濾池表面負荷設計一般選擇2~6m3/m2.h(負荷選取低保險系數(shù)高)舉例:處理量按Q=10000m3/d,BOD容積負荷介于0.2~0.3kg/(m3.d);曝氣生物濾池座數(shù)不宜少于2座,zui高座數(shù)以8~12座為宜;曝氣生物濾池單池表面面積以不高于50m2為宜;濾料粒徑以介于3~20mm之間為宜。濾池總面積:416.3/(2~6)=208~69m2。本工程取144m2即每座平面尺寸:6×6m2,共4座。
容積校驗根據(jù)BOD容積負荷校核:10000×(20-10)/(144×3.3×103)=0.21kg/(m3.d),在要求范圍內(nèi)。計算結果:4座平面尺寸為6.0×6.0m濾料高度3.3m的曝氣生物濾池。濾料粒徑取3~5,4~6mm。前者為濾層,高度為2.5m;后者為接觸層,高度為0.8m。濾池高度:配水區(qū)高度1.2m,濾板厚0.1m,承托層高度0.4m,濾料高度3.3m,清水區(qū)高度1.0m,超高0.5m。濾池總高度6.5m。
曝氣量與鼓風機:曝氣生物濾池氣水比宜為(1~3):1或根據(jù)下面計算在曝氣生物濾池這樣的生物膜法反應器中,生物膜耗費的溶解氧總量一般為1~3mg/l。為使濾料表面的好氧菌膜維持良好的生物相,通過濾料層后的剩余溶解氧應保持在2~3mg/l,這樣要求污水進入濾料層前的溶解氧為4~6mg/l左右。
微生物需氧量R包括合成用氧量和內(nèi)源呼吸用氧量兩部分,即R=1.46ΔBOD+0.18P=328kg/d。式中R為微生物膜的需氧量,kg/d;ΔBOD為濾池單位時間內(nèi)去除的BOD量,kg/d;P為活性生物膜數(shù)量。曝氣裝置氧轉移效率一般在5%~15%,本工程設計值選取20%;空氣密度ρ為1.293kg空氣/m3;空氣中氧含有重量OW為0.232kgO2/kg空氣;每天所需空氣量:GS=328/(0.2×0.232×1.293)=5467m3鼓風機風量Q=GS/(24×60)=3.8m3/min鼓風機風壓P=h1+h2+h3+h4+h5=2+1+45+8+1.0=57KPa,本工程鼓風機風壓選用59KPa。
其中h1為空氣管道的沿程損失;h2為空氣管道的局部阻力損失;h3為空氣擴散裝置擴散深度;h4為空氣擴散裝置的阻力;h5為所在地區(qū)大氣壓。每座曝氣生物濾池由一臺鼓風機單獨供風,四座曝氣生物濾池共需四臺鼓風機,一臺鼓風機作為四臺鼓風機的備用風機,即工藝曝氣鼓風機共5臺。
反吹系統(tǒng):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時,先氣洗(2倍曝氣量,氣水比3.7:1)5min,反沖線速度宜為0.4~0.8m3/(m2.min);再氣、水聯(lián)合反洗5min(氣洗反沖線速度宜為0.4~0.8m3/(m2.min),水洗反沖洗強度為8~16l/(m2.s)..進水之1.5-2倍);zui后水洗5min,反沖洗強度為8~16l/(m2.s),完成后進入正常運行狀態(tài)。曝氣風速主管15米/秒,支管25米/秒
07SBR池設計計算公式
A、反應池數(shù)及排出比(1/m),池數(shù)一般大于2個當設計水量小于500m3/d時可以設1座,排出比取1/m=1/2~1/5。
B、設計負荷Ls及污泥濃度MLSS(X),標準負荷選取0.2~0.4kgBOD5/kgMLSS.d,延時負荷選取0.05~0.1kgBOD5/kgMLSS.d,污泥濃度選取2000~5000mg/l,X的選取與負荷成反比。反應池水深4~6米。
C、容積及周期的確定,總容積V=QS/LsEX式中Q為zui大日處理量(m3/d)。S為進入SBR池的BOD5濃度(mg/l),Ls為設計負荷,E為曝氣反應比=(nTA)/24其中n為每日周期數(shù),TA為曝氣時間。X為污泥濃度。曝氣時間的確定TA=(24S)/(LsXm)式中m為排出比倒數(shù)。沉淀及排泥時間分別各取1小時。容積確定V=mQ/n
D、需氧量的確定,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標準負荷選取0.5~1.5kg氧氣/kgBOD,延時負荷取1.5~2.5。曝氣量的確定,供氧量一般為需氧量的1.4倍。
E、產(chǎn)泥量的確定,污泥干固體量(kg/d)=Q*SS*Y/1000式中Q污水流量m3/d,SS進水懸浮物含量mg/l,Y產(chǎn)率,高負荷(0.2~0.4kgBOD5/kgMLSS.d)取Y=1.0;低負荷(0.05~0.1kgBOD5/kgMLSS.d)取Y=0.75.
08電解槽的工藝設計
根據(jù)廢水流量及污染物種類和濃度,選定的板水比、極距、電流密度、電解時間等參數(shù)確定電解槽尺寸及整流器的容量。
有效容積根據(jù)設計流量及停留時間確定V=Q*T,T電解時間的確定,對于連續(xù)電解一般取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停留20~30分鐘,對于間歇操作,T為輪換周期,包括注水時間沉淀排空時間和電解時間,一般為2~4小時。
陽電極面積A可由選定的板水比和已求出的電解槽有效容積推得,也可由選定的電流密度i和電流I推得。
電流I應根據(jù)廢水情況和要求的處理程度由試驗確定。對六價Cr廢水,也可用下式計算:I=KQC/S式中K——每克六價鉻還原成3價鉻所需的電量一般取4.5Ah/gCr左右,C——廢水含六價鉻濃度,mg/l,S——電極串聯(lián)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串聯(lián)電極板數(shù)減1。
電壓V電解槽的槽電壓等于極間電壓和導線上的電壓降之和,V=SV1+V2式中V1——極間電壓,一般3~7.5V。V2導線上的電壓降,一般為1~2V。
選擇整流器設備時,電流和電壓值應分別比計算值大30%~40%,用以補償極板的鈍化和腐蝕等原因引起的整流器效率降低。
電解槽長寬比取5~6:1,深寬比取1~1.5:1。電解槽進出水端要設配水和穩(wěn)流措施,以均勻布水并維持良好流態(tài)。內(nèi)置空氣攪拌,空氣量為0.1~0.3方/分鐘。空氣入池前要除油。
陽極在氧化劑和電流作用下,會形成一層鈍化膜,可以通過投加適量的Nacl,整加水流速度或采用機械去膜以及電極定期換向等方法防止鈍化。
處理量200噸的氣浮機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