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發電廠脫硫塔結構
1、西安燃煤廠脫硫脫硝優勢一般塔底液面高度h16-15m;低噴淋層離入口頂端高度h21.2-4m;除霧器離近噴淋層距離1.2m,當高層噴淋層采用雙向噴嘴時,該距離3m;除霧器離塔出口煙道下沿距離1m。噴淋區的高度不宜太高,當高度大于6m時,增加高度對于效率的提高并不經濟。
2、西安燃煤廠脫硫脫硝優勢塔徑的確定:脫硫塔的傳質段的塔徑,主要取決于塔內傳質、氣液分布及經濟性的考慮。在噴淋塔內,煙氣流速較低時,壓降上升幅度小于流速的上升幅度。隨著煙氣流速的提高,壓力曲線逐漸變陡,直至液泛。液泛氣速接近液滴自由沉降的終端速度,并隨著吸收液滴直徑的增大而提高。故噴淋塔設計時,煙氣流速的選取應與吸收液的液滴直徑相匹配,按常規,設計氣速為液泛氣速的50-80。
3、塔底儲漿量的確定:大的SO2負荷,這依賴于進氣的SO2濃度及出氣所要求的SO2濃度;各部分的漿液pH值;在考慮了可能存在的離子影響(飛塵、石灰石和工藝水)條件下的石灰石實測溶解速率;石膏品質(如粒徑大小)的要求。
4、塔入口煙道的設計:脫硫塔入口煙氣的均勻性直接影響到脫硫塔內煙氣分布的均勻性。煙氣入口氣液接觸處為干濕交界面,漿液在此干燥結垢將影響塔運行的安全性和氣流流向。設計時應在煙道入口上方及兩側安設擋水板,防止噴嘴噴出的漿液進入煙道內。運行時,上方擋水板形成的水簾有利于脫硫和氣流均布,兩側擋水板可防止噴嘴噴霧產生的背壓將漿液抽進煙道內(當煙道擋板未關,且無氣體進入塔內時)。同時,靠近煙道側的噴嘴應調整安裝角度,防止噴入煙道。
5、塔出口煙道的設計。
6、噴淋層的設計。
噴淋層的設計時脫硫塔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噴淋層的設計包括漿液管道、噴嘴的選擇與布置。噴嘴的數量和噴淋層數取決于脫硫效率,一般采用3-6層。噴淋層可用多臺循環泵供漿或一層噴淋層單獨對應供漿,后者更適合于大型脫硫塔且煙氣負荷變化較大的場合。當某臺循環泵或管路需檢修時,只要將其停止來即可,不會影響到塔的運行;當鍋爐負荷變化時,可通過增加或停止一臺循環泵達到節能的效果,以滿足未來日益嚴格的也可備用一套管路(包括循環泵、噴淋層及相關管道)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