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水產養殖廢水處理設備報價
一條來自歐洲的魚,幾年功夫就在我國北方沿海一帶攪起個大產業。在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傳統的養魚方式提升到工業水平,年產值超過15億元,還拉動了飼料、魚藥、加工、建筑等行業的發展,這么一描述您肯定覺得它夠神奇,它到底是什么樣的魚呢?
這種魚看摸樣非常熟悉,不就是眼睛長在一側的比目魚嗎?他有那么神嗎?再看它們吞食小魚的樣子怎么也不會相信科研人員給它作出的評語,說它性格溫順,容易接受配合飼料,是冷溫帶*的海水養殖良種。其實它不能算是一個新品種,古羅馬人早就把它當作了美味,還給它起了個“海中雉雞”的名字。在歐洲,由于它的肉質鮮嫩、口感清香,是制作魚排和魚片的上好原料,大有擠占牛排市場的勢頭。在我國,也有了一個喜氣的名字叫“多寶魚”,它就是大菱鲆。
主:今天我們的演播室為大家請來的嘉賓是中國黃海水產研究所的薛正瑞研究員,薛老師您好,非常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一種從國外引進的魚種,他是從什么時候進入中國的。
薛:1994年開始從英國買來的親魚,咱們自己想突破人工育苗,結果因為育苗方面產卵也好,孵化也好,使子魚的生長也好,好多環節,技術問題沒有解決,一共搞了七年,我們現在大菱鲆育苗自己也突破了,現在的魚價從養魚場買也要60、70塊錢一市斤,它肉質特別鮮美,再一個它這個鰭比較長,鰭周圍的肉是膠質的,吃起來黏黏糊糊,
主:您吃過嗎。
靴:我經常吃
薛:說到好吃不好吃我說點題外的話,大菱鲆那個肉質那么鮮美,做法不一樣,我認為好的吃的做法,是紅燒的時候要多加點醋,我是經驗之談,
主:大菱鲆這個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給我們國家傳統的這些漁民,帶來了很好的收益,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薛:工廠化養魚,就是漁業現代化的一個方向,我們國家設施漁業的發展,這十年來,簡直是突飛猛進,現在好多歐洲國家,到我們山東那邊去看,這個工廠養魚都感到非常吃驚,因為我們那個養魚場規模非常大,一般都是幾千平方米,有的一兩萬平方米,歐美國家他們反而養魚場的規模比較小,所以說,形成了一個新興的支柱產業。
由于大菱鲆市場售價一直很高,在沿海養殖大菱鲆的大棚像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但受水溫的影響,傳統的養殖模式需要大量的地下海水調節水溫滿足魚的需求,然而隨著近幾年海水養殖的大面積拓展,地下海水資源在逐年減少。
曲:有相當多的一些廠家,由于地下水的缺乏,現在養殖面臨很大的困境,據說有的廠子已經不能再做了。主要就是因為地下水的匱乏。
現在我們因為缺水,就少養魚了,本來像我這個棚,我可以養兩萬條魚,結果我就水量不夠,我就不敢養這么多我可以養到一萬四五千條,其他不敢養了,因為你沒有水,密度又大,馬上缺氧,魚就死了。現在吃過這個虧,就不敢養那么多。
看來水資源緊缺不光是大多城市居民面臨的問題,沿海的漁民也逐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還有更糟糕的消息,有專家警告說: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必須以法律規范海水養殖活動并實施監督監測,以確保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那怎樣解決養魚水的問題呢?能不能在同樣的池子里多養點魚,魚的生存環境雖然有點擁擠,至少可以節約一部分水,從而減少污染源。 其實,也有漁民曾經嘗試過。
我養魚的第二年,我去抓了八千多條魚,回來以后,把八千多條魚放在同一個池子里,那時候魚有6、7公分,放在一個池里,等到大了買買以后,我再把它分開,結果連四天沒有,這些魚全死了,
看來高密度養魚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不過我們聽說有一個養殖基地,大菱鲆的產量,從原來的每平方米10公斤提高到了35公斤,魚的養殖密度也相應的提高了2倍多,如果不信先讓我們瞧一瞧,密密麻麻的大菱鲆在水里游來游去,確實看不出他們有什么不適應,這是怎么回事呢?
記者:俗話說這個養魚要先養水,觀眾朋友您看我身后這些大大小小綠色和藍色的大罐子,還有一些粗細不一的管道,看起來確實非常神秘,您也許會問,這和養魚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里就是咱們工廠化高密度養殖設施水循環系統的關鍵部位,也就是它的心臟部位了,
只聽說過游泳池、噴水池的水進行循環利用,原來養魚水也可以進行循環處理,那么是不是簡單的去除雜質,增加氧氣就可以了呢?專家卻介紹說,海水工廠化養魚的水處理,除了要清除固體雜質和氮系有機物外,對溶解氧、pH、溫度、鹽度、病害防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原來養魚水的處理比想象的要復雜的多。
工廠化高密度養殖設施水循環系統分為物理和生物的凈化過程,物理循環部分包括自動控制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快速砂濾器等過濾設備
這個微濾機起的主要作用是一個過濾作用,它把魚池里面出來的水,先把這個大顆粒的一些雜質,通過過濾,把它去掉,去掉大部分雜質,這個蛋白質分離器,是跟我們這個臭氧,臭氧消毒器配合使用,通過這個臭氧的氧化作用,泡沫分離,然后把一些顆粒比微濾機小一點的,然后通過氧化,還有一些有機物還有一些氨氮去掉分離開,通過微濾機和蛋白質分離器過濾后,確實大多數的雜質都去除了,但仍然達不到養魚水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的過濾,這時要進入砂濾器。這里面,填料主要是用的是石英砂,這個材料過濾效果比較好,而且它非常易于沖洗,它的濾速也達到了每秒40米,薛教授,看到這么多的設備,感覺對水的處理非常的復雜,那么養魚水終要達到什么樣的要求才可以呢? 譬如說,懸浮物,就是水里的雜質,每升要在10毫克以下的懸浮物,它這個水中的氨氮這個毒素這個氣體,非離子氨要求在每升0.02毫克,譬如細菌含量也要小,還有其他像化學耗氧量(cod),像氧的含量,都有一定的標準,我們是按漁業水質標準來執行。
我給你舉個例子,美國迪斯尼樂園,他有一個幾十平方的玻璃魚池,透明的,它里面都是養的紅色的魚,大概20、30公分一條,去參觀的人都有一個概念,這一池子魚,光是魚沒有水,給人形成這樣的概念,實際上不可能,還是水多,但是人根本沒有看到過那么密的魚所以給人一個錯覺,一池子魚沒有水啊,就是能夠健康養魚,產生綠色食品,現在我們的養魚,歐洲不接受我們的養魚,因為我們有些養魚場用一些抗生素,雖然我們現在國家也在執行不讓用抗生素了,但是歐洲現在還不適應,用工廠化養魚,水域好了以后,它就不用用這些藥物了,能生產綠色食品,打入市場,
薛教授我聽說,好像在這些設備里面,彗星式濾料器的發明是有戲劇性的是嗎。這個設備現在已經雖然是在漁業工廠養魚一個研究內容,但是已經在我們國家工業水處理方面,大量推廣,而且效果非常好,而且受到國外的日本還有好多國家的重視,
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設備就是彗星式濾料器,其實它不是用來處理循環水的,而有另外的作用,在前邊幾個過濾環節中由于有一部分的水要排出去,從而要適時補充一些新鮮的海水,它就是專門用來過濾補充的新鮮海水的?那么為什么叫它彗星式濾料器?其實它的發明是一個偶然。通常情況下漁場采用兩種方式對抽上的海水進行過濾,一種是纖維球,一種是砂子,據了解沙濾料早大規模應用在污水處理廠,是在兩百年前的歐洲,至今他仍是主要的濾料之一,這其中的原因一個是沙子價格便宜外,重要的是人們看到它反洗效果好的特點,反洗時,通過水流沙與沙之間通過摩擦、撞擊,過濾時留下的臟東西很容易彈出去,而纖維球反洗的情況就不太理想了,纖維球很容易吸附污水中的懸浮顆粒,但要甩掉他們可就難了,即使強大的水流也束手無策,一天,負責研制濾料設備的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李振瑜副教授時,正在播放海耳波譜彗星的消息,屏幕上一張精美的圖片提醒了他。
我就想到了有沒有可能做一種長毛的砂子,之所以想到了長毛的砂子,原因在于利用了砂子反沖洗的特點,長上纖維的毛,可能就能利用它的過濾效果好的特點,這就是兩種優點結合在一起,有了這個想法,使我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興奮的原因是這個想法又大膽又奇特,困惑的是這個長毛的纖維到底應該長成什么樣,長多少毛。經過了反復的實驗,一種新興的濾料誕生了。這就是李震瑜發明的彗星式濾料。那個濾料就像彗星一樣,腳重頭輕,這樣的話在反洗過程中就像我們頭上長的頭發一樣,大家用飄柔,大家廣告也看了,啪啪啪一甩,里邊截留的固體懸浮物就隨著頭發的甩動,隨著水流的沖擊,就排出去了。彗星式濾料器就這樣不經意的發明并廣泛應用起來,那么通過物理凈化過程之后,養魚水是否達到標準了呢,經過測試,里面還存在小部分蛋白質、氨氮等物質。
常德水產養殖廢水處理設備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