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井水處理設備
煤礦礦井水是指在采煤過程中,所有滲入井下采掘空間的水,礦井水的排放是煤炭工業具有行業特點的污染源之一,量大面廣,我國煤炭開發每年礦井的涌水量為20多億立方米,其特性取決于成煤的地質環境和煤系地層的礦物化學成分。
礦井水流經采煤工作面和巷道時,因受人為活動影響,煤巖粉和一些有機物進入水中,我國礦井水中普遍含有以煤巖粉為主的懸浮物,以及可溶的無機鹽類,有機污染物較少,一般不含有毒物質。因此,對礦井水進行凈化處理利用,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煤礦礦井水處理方法根據水質的不同而定
對不同水質類型的礦井水才去的處理方法和處理深度為:
1.潔凈礦進水。可設輸水管引出給予利用,作生活飲用水時需進行消毒處理
2.一般礦井水。采用沉淀法在井下或地面去除懸浮物。一種是利用井下水倉處理,將水倉隔成若干段,礦井水進入水倉前投加絮凝劑,經水倉各段沉淀與溢流,達到排放標準
另一種是在地面構筑沉淀池,礦井水排放沉淀池中沉淀后排放。這類水供生活和生產使用時,一般采用常規凈化處理工藝。礦井水處理量較小時,也有采用組合式凈水器,它是將混凝、沉淀、過濾等工藝集為一體的設備,具有投資省、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的特點
3.高礦化度礦井水。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蒸餾法,電滲析法和反滲透法等,一般情況多采用電滲析法,電滲析器必須進行嚴格的前處理,進入電滲析器的水濁度控制在3°以下,并確保Fe、Mn、Cl等符合規定要求。電滲析法耗電較多,處理費用較高。
(4)酸性礦井水。采用中和法,以石灰或石灰石作為中和劑,通常有直接投加石灰法、石灰石中和滾筒法和開流式變濾速膨脹中和法3種工藝流程。直接投加石灰法: 將石灰配制成石灰乳,投入反應溝流入反應池,對水中的Fe2+要進行曝氣氧化,中和生成物Ca-SO4和Fe (OH)3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去除。
(5)含有毒有害元素或放射性元素礦井水。首先去除懸浮物,然后對其中不符合目標水質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對含氟水,可用活性氧化鋁吸附除去氟,也可在用電滲析法除鹽的同時除氟。含鐵、錳水,通常采用曝氣充氧、錳砂過濾法去除。對含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水,可采用混凝、沉淀、吸附、離子交換和膜技術等處理方法
煤礦礦井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