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礦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作為煤炭消費*大省,山東控煤形勢*嚴峻。記者了解到,該省計劃利用5年左右,凈壓減煤炭消費5000萬噸。根據稍早前下發的《山東省煤炭消費壓減工作總體方案(2019-2020年)》,今明兩年就將減煤約3600萬噸,可謂任務重、時間緊,如何完成?多位業內人士就此給出建議。
碳排放居全國*,控煤難度升級
“山東是一個因煤而興的省份,卻也因煤而困、因煤而惑。”山東省*生態研究所長許崇慶介紹,截至2018年,全省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74.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同時,山東煤炭消費呈現“不均衡”的態勢。相比東部沿海地區,魯北、魯中、魯南地區消費量更高,且越是發展落后的地區,煤耗水平相應越高。
對于煤炭資源的依賴,不僅導致山東產業結構偏重,還帶來大氣污染防治、二氧化碳減排等壓力,碳排放高居全國*。“山東既是煤炭消費大省,也是工業大省,其中傳統產業占比高達70%,進一步加重煤炭消耗。”許崇慶稱。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此前雖多次下達減煤任務,實施成效卻一度不盡如人意,2014-2016年反倒出現用煤不降反升的局面。在2017年的*環保督察行動中,*還發現當地3700多萬噸的消費量,與“完成國家下達減少2000萬噸的目標”嚴重不符。也正因此,山東控煤工作備受各方關注。
在國家*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姚明濤看來,更加偏重的產業結構、更加偏煤的能源結構,讓山東控煤難度更大。“山東面臨的現實,正是我國推進能源轉型的問題濃縮版、難度升級版。”
為此,山東省煤炭消費壓減工作專班也在不久前成立,由常務副省長、分管副省長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省*、*、*等數十個部門悉數參與。“這是*舉全省之力推進減煤工作,避免再出現落實不到位等情況,省里的決心和力度*。”許崇慶向記者透露。
控增量,重點區域不再新增燃煤機組
面對嚴峻形勢,工作如何開展?記者了解到,嚴控新增高耗能項目、壓減高耗能行業產能、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冬季供暖節能降耗、開展單位能耗效益綜合評價等重點工作,正在全省有序推行。
在此基礎上,《意見》提出,推動煤炭消費指標向優質高效項目傾斜。其中,新、改、擴建項目一律實施煤炭減量或等量替代,全面完成煤炭消費壓減任務。2020年年底前,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區域不再新增燃煤機組裝機容量。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7個傳輸通道城市和青島市、煙臺市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嚴禁市場再銷售散煤。
尤其針對焦化、地煉等七大高耗能行業,《意見》要求,加快大調整、大布局、大優化。對氧化鋁、自備電廠、小火電等為高耗能產業配套服務的項目,在滿足產業鏈發展匹配要求的基礎上,不再布局新項目,并盡快將產能規模和布局調整到合理范圍。
“從供給側、消費側兩端發力,共同推進控煤工作。一方面,繼續提高煤炭品質、減少污染排放,突出源頭治理、源頭壓減。另一方面,加大設備技改力度、提高燃燒效率和熱利用效率,加強終端節能。由于我省80%的電力是工業用電,還應樹立節電就是節煤的意識。”許崇慶表示,為杜絕、漏報,下一步還將實施精準化統計,加快“山東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與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建設。
姚明濤提出,山東不僅是立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還要探索打好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持久戰。“處理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加快區域能源轉型的局部和整體關系,結合自身新舊動能轉換需求,通過市場與監管并重的方式來鞏固攻堅戰成果,并轉向持久戰。”
擴大非煤替代規模,利用余熱余壓
基于煤炭消費依賴,山東也是典型的煤電大省,火電裝機量、發電量均位居。截至今年6月,全省火電裝機比重仍達到82.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在控煤背景下,火電比重必將相應降低,如何*用能需求?
金銅礦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