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冶煉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2007年4月24日受北京市*的委托,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鍋爐爐窯脫硫除塵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工業鍋爐煙氣深度治理技術和監測技術討論會》。與會單位有北京市*、清華大學、中國環科院、北京市環科院、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北辰熱力廠等13個單位的30余名代表。本次會議的目的是為持續改善首都空氣質量,有效執行“北京市十三階段大氣污染控制措施”,促進北京市工業鍋爐煙氣治理與監測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以國內外工程實例、實測數據為依據,討論當前我國工業鍋爐治理及監測技術的發展狀況。
會議首先由市*大氣處程英處長對北京市燃煤污染現狀作了簡要介紹,說明了新標準的制定初衷及必要性。北京市能源消耗仍以燃煤為主,且耗煤量持續增長,要持續改進北京市環境空氣質量,就必須加嚴鍋爐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接下來由各單位對近期的除塵、脫硫、脫硝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并與與會專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1.北京西山新干線除塵脫硫有限公司介紹了布袋除塵器和氧化鎂脫硫技術。已投產的順義城西供熱中心的2臺65t/h鏈條鍋爐上,除塵脫硫裝置運行效果較好,但該技術一次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較高。
2.清華大學姚強教授簡要介紹了*進的工業鍋爐控制技術,以及我國工業鍋爐排放特點和控制思路。他認為:嚴格控制中小鍋爐NOx排放十分必要;應首先采用燃燒優化控制,NOx脫除效率可達30%;而SNCR、SCR技術應根據燃料、爐型、用途、負荷、安全性等慎重選擇;建議對技術進行示范后推廣應用。
3.中國環科院張凡研究員對半干半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做了技術分析和應用實例報告。該技術在35t/h和2*135MW機組上的應用和運行數據顯示了其投資及運行費用低、脫硫效率較高、阻力低等優點,并在工藝的改進和調試過程中解決了許多現實問題。
4.北京市布魯斯蓋環保科技公司介紹了由其自行研發的工業鍋爐氣動脫硝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該技術通過從排放的煙氣中回引1/3的煙氣至爐膛高溫區,用于輔助再燃燒來降低火焰溫度,從而降低NOx的排放量,脫硝效率達到30-40%。但目前該技術僅應用于2-6t/h鍋爐,因此還應考慮其在大噸位鍋爐上的工程化問題。
5.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煙氣在線監測技術進行了全面介紹。該單位監測設備在北京市的應用比較廣泛。經多年實踐,總結出北京市煙氣在線監測設備還存在以下問題:現場條件限制、監測儀器安裝位置受影響、煙氣中含濕量大、環保部門和企業檢測設備不統一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導致測量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同時,在低濃度排放條件下,儀器校驗手段的精度和方法也有待提高。
6.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了正在實施的國家863項目《工業鍋爐氮氧化物控制技術》的情況,并對國內剛起步的工業鍋爐氮氧化物控制技術提出了以下建議:充分借鑒大型燃煤電廠控制技術及國外氮氧化物脫除主流技術的經驗,實現其在國內工業鍋爐中的成功應用。
7.北京利德衡環保工程公司介紹了亞硫酸鈣高效脫硫除塵技術特點及其應用狀況,其應用規模已達220t/h,治理后的煙氣排放較低。
8.北京雄財技資集團和山西泰杰環保設備公司分別介紹了生物質型煤熱源機和型煤鍋爐,兩個單位都談到要將型煤燃料和鍋爐燃燒結合起來,以提高鍋爐熱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9.天朗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介紹了鍋爐煙氣散射脫硫塔技術,作為一種改進的濕法除塵脫硫技術,其應用效果較好。
10.青島嶗山電子儀器對便攜式煙氣檢測儀器技術進行了全面介紹。與會專家希望能在低濃度煙氣檢測技術上有所突破。
后由市*周揚勝副局長作大會總結,周局長介紹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面臨的嚴峻形式,勢必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要求。由于目前北京市環境質量距北京市“十一五”規劃和2008年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作為主要貢獻源的燃煤鍋爐污染急需加嚴控制標準和控制要求。北京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修訂工作要以穩定、可*的控制技術為依據,以精準的檢測技術為保證。還要做到既防止跨介質污染問題,又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成本和較高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希望市場機制能促進煙氣治理和監測技術行業的共同發展和共同進步。
討論會內容豐富、達到了預期目標,與會代表希望能定期地組織各技術研發單位、環境監管部門等對鍋爐污染物治理技術的動態進行交流和探討。
鉛冶煉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