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色度測定分別采用稀釋倍數法(GB11903—1989)和ADMI31波長法(HACHMethod10048)。操作規程為:調節水樣pH、0.45μm濾膜過濾、分光讀數,要求同時測定原始pH和pH=7.6下的色度,測定范圍5~250,結果取整數。本實驗中,ADMI值為3次測定的平均值。
吸附法主要采用交換吸附、物理吸附或化學吸附等方式,將產生色度的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劑上,達到去除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粉煤灰、硅藻士和樹脂等。
活性炭
活性炭微孔多,大中孔不多及親水性強,適用于相對分子質量低的水溶性分子脫色。活性炭也是目前焦化廢水處理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劑,其處理效果也較好,一般作為焦化 廢水處理系統中的二級或末級處理工藝。趙軍對經生化處理后的焦化廢水進行活性炭吸附,攪拌接觸1d,色度及有害物達到*排放標準。雖然活性炭吸附脫色效果好,但再生困難、運行費用較高,使其推廣應用受到了限制。
粉煤灰
利用粉煤灰處理廢水是近幾年研究的熱點之一。粉煤灰中含有大量SiO2和Al2O3,并含少量的Fe2O3、CaO、MgO及Na2O等化合物。從其理化性質來看,粉煤灰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通過吸附作用,并輔以沉淀和過濾。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物理吸附效果取決于粉煤灰的多孔性及比表面積。化學吸附主要是由于其表面具有大量Si、Al等活性點,能與吸附質通過化學鍵發生絡合。在酸性條件下,陰離子可與粉煤灰中次生的帶正電的硅酸鋁、硅酸鈣和硅酸鐵之間形成離子交換或離子對的吸附。張昌鳴等用粉煤灰凈化處理焦化廢水生化出水,脫色率為60.84%。郭清萍等用沸石活化過的粉煤灰處理焦化廠脫酚段廢水,脫色率達90.3%。夏暢斌等用酸對粉煤灰進行改性,改性后的粉煤灰具有吸附和混凝的雙重作用,用此粉煤灰聯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PSA處理焦化廢水,脫色率高達96.6%。
硅藻土
硅藻土的主要成分為非晶質SiO2,其表面有Si—OH,Si—O—Si等基團。硅藻的壁殼有多級、大量有序排列的微孔,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能吸附等于自身質量1.5~4倍的液體。
硅藻土或活化改性的硅藻土復合劑在染料廢水、造紙廢水等脫色報道較多,但關于焦化廢水脫色的研究成果很少。邵紅等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料制備出一種新型的復合絮凝劑XG-1,用此絮凝劑來處理焦化廢水,脫色率可達90%以上。由于硅藻土在我國分布廣泛,且隨著對硅藻土研究的深入,相信其能在焦化廢水脫色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農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1、全套裝置操作容易,均為自動化控制,采用玻璃鋼、不銹鋼制作而成,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30年;
2、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的條件下,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氧在水中溶解度;
3、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較少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4、全套設備可埋設于凍層以下或放置地上,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5、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只需三個月排一次泥;
6、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