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發生器深井水消毒設備廠家報價
二氧化氯發生器主要用于對飲用水消毒和污水處理等,傳統飲用水消毒使用的氯消毒劑在處理原水時會有大量的鹵代烴產生,包括三鹵甲烷如lv仿以及二氯乙腈等有機鹵代物,lv仿已被美國國家腫瘤研究所確認為致癌物質,氯代酚和二氯乙腈等同樣也具有致癌或致突變作用,而二氧化氯是強氧化劑,在水中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不會產生氯化產物,同時大大降低三lv甲烷的生成。
二氧化氯尤其適用于對pH值較高的軟水進行消毒處理,而lv氣在pH值較高的環境中只能生成消毒效果較差的次氯酸根。
二氧化氯用于污水處理,特別是有機物污染嚴重的水(例如地表水或含腐殖酸的地下水),更能體現其*性。 做為一種新型的氧化劑和消毒劑,二氧化氯以其高效、廣譜、無殘留、無副產物的消毒能力和脫色、除臭、除異味等強氧化能力已經成為水處理領域的不錯選擇。和紫外線、臭氧、次氯酸鈉、液lv等傳統的消毒劑相比二氧化氯有著*的優勢,它越來越成為業內人士的選擇之一。
超濾去除微小雜質效果較好,在反滲透的預處理和中水回用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反滲透是當下*有效的膜分離技術之一,能夠去除溶解在水中的離子、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均較高。超濾–反滲透集成工藝是當下處理廢水使用多的一種技術。超濾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階段,能夠有效地避免反滲透膜污染,高效穩定的去除污染物。常見的超濾–反滲透工藝流程如下:
印染廢水處理
圖1.工藝流程圖
6.1.1.水解酸化–A/O–超濾–反滲透–回用
對于印染廢水中色度高的問題采用水解酸化–A/O作為超濾–反滲透雙膜系統的預處理階段,可以有效地降低色度,出水水質滿足后處理系統的進水水質。例如蘇南某印染公司以開發銷售高檔棉類針織印花布,企業生產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活性染料,助劑種類繁多、復雜。
使用上述工藝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圖1為工藝流程),運行結果表明: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別為94.2%和98.7%,系統出水電導率55.3~83μs/cm,硬度≤10mg/L,出水未檢出鐵和錳,出水水質達到了《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的要求。水的回用率在50%以上,回用水可直接用于企業印花、水洗階段。
但水解酸化–A/O系統只能適用于低濃度的印染廢水,對于高濃度的印染廢水的去除效率較低,不能滿足超濾–反滲透的進水水質要求。
6.1.2.臭氧氧化–曝氣生物濾池–超濾–反滲透–回用
針對紡織廢水中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和脫鹽等問題,在印染廢水的處理過程中采用臭氧氧化–曝氣生物濾池的預處理系統,系統中的臭氧–曝氣生物濾池具有臭氧氧化和生物處理的雙重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和脫鹽率,該預處理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廢水處理等方面。
如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選用該工藝流程作為紡織廢水的深度處理工藝,經過預處理系統,出水CODCr、濁度、SS、氨氮、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72.7%、45.3%、82.6%、78.8%、89.3%,研究表明,該預處理系統有效保證了后續膜處理的進水水質,保證了膜系統的穩定運行。再經過超濾–反滲透膜系統的處理,膜系統產水pH值7.4~7.9,電導率50~200μs/cm,總硬度2~10mg/L,總堿度25~60mg/L,硫酸鹽22.4~90.5mg/L,膜系統產水達到回用標準要求。
預處理系統中的臭氧–曝氣生物濾池一體化裝置與先臭氧氧化、再進曝氣生物濾池的分開系統相比具有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能耗低,易于操作等優勢。且經過該預處理系統的出水可以回用于生活雜質水、景觀水體以及要求不高的印染工序。
6.1.3.多介質過濾器–超濾–反滲透–回用
超濾/反滲透膜系統另一常見的預處理系統為多介質過濾器,常見的為石英砂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其中石英砂過濾器過濾掉進水中的細小顆粒、懸浮物及膠體等雜質,使出水污染指數(SDI)≤5;活性碳過濾器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去除水中殘余的游離氯,以及吸附從石英砂過濾器泄漏過來的小分子有機物等污染性物質,進一步降低RO進水的SDI。
印染廢水處理
圖2.超濾/反滲透膜技術工藝流程
如廣東某印染公司主要染色加工真絲、仿絲、全棉等質地坯布,采用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超濾–反滲透的工藝處理印染廢水(圖2為該公司的工藝流程圖),運行表明:經超濾/反滲透膜系統處理后,出水各項指標均優于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中的染色回用水水質標準,其中,出水色度為2倍,電導率為17μs/cm,CODCr和BOD5均未檢出,出水水質滿足染色工序的回用。
針對超濾反滲透體系的預處理階段的出水水質進行了對比(見表3),多介質過濾器對于廢水的處理只是簡單的吸附過濾,出水水質相對較差,主要針對低濃度印染廢水;水解酸化–A/O體系與臭氧–曝氣生物濾池體系的廢水處理的出水水質相當,且兩者對色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較為顯著,但是臭氧–曝氣生物濾池的運行成本較低,占地面積較小,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
表3.預處理階段出水水質對比
印染廢水處理
6.2.膜生物反應器–納濾
用膜生物反應器(MBR)來替代傳統的生物處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藝作為納濾的預處理系統,得到的出水不但水質高而且水質穩定,雖然出水不能直接達到回用的標準,但是與傳統的工藝相比,CODCr和色度去除率顯著提高。再通過納濾可以去除殘余的CODCr、色度以及部分脫鹽,出水水質滿足回用標準,回用率為54.4%。
6.3.微濾–納濾
由于納濾膜對進水濁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微濾作為納濾的預處理階段,以去除廢水中的絮狀沉淀和雜質降低廢水濁度,有研究表明,微濾膜對濁度的去除效果較為顯著,出水水質濁度≤0.1NTU。
連續微濾技術(CMF)是集微絮凝技術、現代膜分離技術和控制技術于一身,即原水通過加藥混合、混凝反應、微濾膜的微孔分離,從而使原水達到凝聚、過濾凈化處理的目的,而設備的運行、氣水雙洗、反洗和排污等過程均由PLC自動控制完成。連續微濾技術相比于微濾具有出水量連續穩定的特點,且操作簡單、維修方便、系統的出水滿足紡織印染回用水質的要求。
印染廢水處理
圖3.工藝流程圖
例如南方某紡織工業園用上述工藝處理廢水,工藝流程如圖3,連續微濾技術采用的是天津膜天膜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三支膜中試試驗裝置,產水量為6t/h。采用外壓式中空纖維膜元件和*的氣水雙洗工藝技術,可以除去廢水中的微生物、膠體和懸浮物等,出水濁度≤0.1NTU。
納濾系統采用的是由海德能公司生產的單支膜系統,型號為ESNA1-4040。該膜能在超低運行壓力下工作,從而達到節能、降低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的目的。因此,該工藝可以在工業園區印染廢水處理中進行推廣。
7.總結
紡織廢水因其水量大、成分復雜、色度高、堿性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處理起來較為困難。目前單一的處理工藝已經不能滿足出水水質要求,將不同處理工藝進行優化組合,可以得到更好的處理效果。近年來,分離膜因其*優異的技術特點在紡織廢水處理工藝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廢水處理技術與分離膜技術的組合工藝成為人們研究的焦點,同時對組合工藝進行不斷的優化改進,使工藝技術更加成熟穩定,這樣既提高了處理效率,又降低了處理成本。
二氧化氯發生器深井水消毒設備廠家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