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是紡織工業產生的污染為較嚴重的廢水,其排放量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0%以上,是當前主要的水體污染源之一,印染廢水的綜合治理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印染廢水處理已形成一套典型的處理流程,可歸納為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為印染廢水的預處理,主要是去除印染廢水中的較大纖維和顆粒物;二級處理能夠去除印染廢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其中典型的處理工藝有物化法、生物法、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三級處理為高級處理,主要處理對象是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微生物及其他溶解物質。
作為印染廢水預處理的一級處理,常用的處理方式有沉淀法和過濾法。沉淀法只能針對易沉雜質,而且沉淀池占用空間大、沉淀時間長,進行下一步處理時,印染廢水的轉移過程中容易攪動池底雜質,使之前的沉淀處理效果大打折扣。過濾法是根據印染廢水中纖維長度和顆粒物顆徑,選用合適目數的紗網對印染廢水進行過濾,簡單地通過紗網對印染廢水進行過濾,容易對濾網造成堵死,為了保證流量,減少堵塞對流速的影響,濾網的面積往往做得很大,這不僅占用空間,而且濾出的纖維和顆粒物分散,不易清理。
紡織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為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物質(即SS),溶解性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溶液解性物質,污水處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劑和絮凝劑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機物轉達化為非溶解性物質,再將全部或大部分非溶液解性物質(即SS)去除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氣浮的方法。
經加藥反應后的污水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后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后進入氣浮區。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層的清水經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氣使用,剩余清水通過溢流口流出。氣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后排出。
紡織污水處理設備平流式溶氣氣浮機是利用清水或部分處理后的回流水,經微氣泡發生器將空氣吸入混合,形成溶氣水,在氣浮池內減壓釋放,溶入水中的空氣以20-30μm氣泡形成析出,具有很高的表面積和吸附能力,對不同濃度污水的懸浮物均可較好的去除,處理后部分清水(設計指標為20-40%,通常可采用30%),經氣浮循環工作泵,加壓進水溶氣罐中與空氣進行混合,空氣溶解到水中,這時的溶氣效率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