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程
因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xing情。對我而言,猛獸就是這自大的羞恥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損自己,施苦妻兒,傷害朋友。末了,我就變成了這副與內心*的模樣。
如今想起來,我真是空費了自己那一點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頭上賣弄著什么“人生一事不為則太長,欲為一事則太短”的警句,可事實是,唯恐暴露才華不足的卑怯的畏懼,和厭惡鉆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但遠比我缺乏才華,可由于專念磨礪而成就堂堂詩家的,也頗不乏其人。成為老虎后的今天,我才總算看到了這一點。
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結合近年從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借鑒國內其他省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對我省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進行思考和分析,針對貴州省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提出適合在我省推廣的土地法、人工濕地、生物接觸氧化法、穩定塘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農村生活污水工程實施過程的注意事項和關鍵環節提出了的看法。土地法和人工濕地由于具有運行費用低的顯著優勢,特別適合在農村推廣應用,但貴州的高原氣候不能照搬沿海地區的實施方法,需要加以改進方可推廣,特別是需要增加預處理措施,同時此類技術具有占地較多的缺點,對于受到場地限制的地方難以實施;生物接觸氧化法由于受場地的限制較小,所以在多數地方均可推廣,但此法運行費用較高,對農村來講,其運行費用是一個難題;穩定塘技術由于占地多,投資和運行費用都較低,但必須具備天然條件方可實施,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選擇工藝技術不是難題,抓好工程實施細節往往比選擇工藝更為關鍵。
農村生活污水設計原因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總量增加較快,由于受環境總量的限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逐漸顯現出來,特別是農村生活污水對一些環境敏感水體所造成的污染比較突出,近幾年,隨著國家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施和環境所迫,在國內特別是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實施了大量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在我省也實施了少量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處于起步階段,國家還沒有制定專門的標準和設計規范,項目實施基本上是參照城鎮污水處理的有關規定在進行,但農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質以及建成后的運行管理與城鎮污水處理有著顯著的差異,因此,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所選用的工程技術與城鎮污水處理有很大差別,結合近年承接實施的部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并借鑒同行的經驗,對我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及技術進行探索,供大家參考。
目前,在我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所選用的主要技術有: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技術、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等。下面就這四種主要的工藝技術進行介紹,并對其優缺點進行對比。
1.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
1.1土地法污水技術及應用情況
土地法污水土地處理技術是以土地作為主要處理系統的污水處理方法,是在人工調控下,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中,利用土壤系統的物理過濾、物理化學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凈化功能,對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凈化,對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加以利用,實現污水無害化、資源化的生態工程技術。
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從日本引進該技術,并進行了大量的開發推廣工作,積累了較多的經驗,該技術畢竟是一種低負荷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在前期的推廣中,沒有考慮預處理措施,致使系統出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后來對該系統增設了強化預處理措施,在污水濃度高時啟動強化預處理,并增設了斜管沉淀,防止土壤堵塞,對布水裝置也做了多次技術升級,目前該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實施的工程實例有:安龍縣污水處理廠、貴陽市朱昌鎮污水處理廠、息烽縣鹿窩污水處理站等。
1.2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的優缺點
1.2.1優點
(1)運行費用低,處理噸水只需0.1-0.2元;
(2)由于土地的過濾和吸附,除臭功能較強,同時對細菌的去除效率較高;
(3)土地處理單元建成后可以覆土種植作物,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4)運行管理方便。
1.2.2缺點
(1)占地面積大,在設置強化預處理措施時每天處理噸水仍然需要占地5㎡左右;
(2)由于占地面積大,土方工程量大,導致單位投資較高。一般每天處理噸水投資需要3000元左右。
1.3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適用場所
場地條件許可的低濃度生活污水處理。為了防止處理單元的沉降,每個處理單元每天處理污水不宜超過300m3。
2.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
2.1人工濕地技術及應用情況
人工濕地一般由人工基質(多為碎石)和生長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蘆葦等)組成,是一種*的生態污水處理系統。人工濕地處理廢水的凈化機理十分復雜,至今仍不*清楚。一般認為,人工濕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許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它們協同分布于池中的植物根系,通過物理、化學及生化反應三重作用凈化污水。根據水流是否位于介質表面,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可分為表面流和潛流兩種方式,在正常運行時,潛流式濕地表面是沒有水流的。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人工濕地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污水處理技術,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應用。
目前,貴州省內已實施了少量的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本人實地考察過小河區和開陽縣禾豐鄉的兩個人工濕地項目,在紅楓湖和百花湖周邊規劃設計了大量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項目,部分已經開始建設,估計未來幾年我省將實施大量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
2.2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優缺點
2.2.1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優點
(1)運行費用低;
(2)人工濕地單元上面種植的植物具有很好的景觀作用;
(3)運行管理方便。
2.2.2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缺點
(1)占地面積大,每天處理噸水需要占地5-10㎡;
(2)由于占地面積大,土石方工程量大,導致單位投資較高,單位投資與土地法相當。
2.3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適用場所
場地條件許可的低濃度生活污水處理。為了利于污水的均勻分布及盡可能長的水流路線,處理單元應分為多格,每一格的寬度盡量不超過3.5米。
3.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技術
3.1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技術及應用情況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以附著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為主要處理基質,凈化有機廢水的一種高效水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推流與*混合共存的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膜充分接觸。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工程實際應用過程中,一般前面設置水解酸化池,先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通過接觸氧化池去除CODcr、BOD5、NH3-N及部分P,后續通過沉淀池去除懸浮物及化學法脫磷,確保水質達標。目前貴州省大多數廠礦企業生活污水處理采用該技術,該技術非常成熟,并且運行穩定。
3.2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優缺點
3.2.1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優點
(1)容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
(2)占地面積小,廠址選擇的局限性較小;
(3)投資省,建設周期和調試周期短。
3.2.2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缺點
(1)運行費用較高。與上述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相比,由于風機曝氣需要耗電,運行費用較高,一般在0.4-0.6元/噸。
(2)運行管理與土地法和人工濕地比較,相對復雜。
3.3生物接觸氧化法的適用場所
適用于所有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特別是場地有限的地方。
4.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
4.1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及應用情況
穩定塘也稱為氧化塘,是一種利用水體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方式。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按照塘內微生物的類型和供氧方式來劃分,穩定塘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好氧塘:深度較淺,一般小于0.5m。塘內存在著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由藻類的光合作用和風力攪動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降解。
兼性塘:深度較大,一般大于1m。上層為好氧區;中間層為兼性區;塘底為厭氧區,沉淀污泥在此進行厭氧發酵。
厭氧塘:塘水深度一般在2 m以上。
曝氣塘:塘深大于2 m,采取人工曝氣方式供氧,塘內全部處于好氧狀態。
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區,穩定塘是實施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由于穩定塘是利用天然水體的天然凈化能力來凈化污水,處理時間很長,需要有足夠的場地方可實施,該技術并沒有成為主流的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在國內有部分工程實例,省內也有少量的工程實例。前段時間,部分新農村建設項目配套了穩定塘處理污水,但出水水質并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排放標準進行設計,只能算是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而不能稱為污水處理工程。
4.2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的優缺點
4.2.1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
(1)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
(2)維護和維修簡單,管理方便;
(3)一般穩定塘容積都較大,無需污泥處理。
4.2.2穩定塘生物處理技術的缺點
(1)占地面積過多;
(2)氣候對氧化塘的處理效果影響較大;
(3)若設計或運行管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
4.3穩定塘適用場所
適用于有足夠容積的天然水塘的地方。
5.應用上述污水處理技術的注意事項
5.1 選用土地法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注意事項
土地法和人工濕地兩種污水處理技術,屬于同一類技術,主要適用于處理低濃度的生活污水,在應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貴州多數地區海撥較高,氣溫氣候條件與沿海地區有較大差別,不能照搬海撥較低、常年氣溫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的做法,需要進行較大改進。為了確保水質穩定達標,預處理系統和布水系統很重要。
(1)在污水進水濃度較高、系統出水不能保證穩定達標的時候,需要開啟預處理系統適當曝氣,確保系統達標運行。
(2)在人工濕地和土地法污水處理系統前,應設置沉淀池,盡量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雜質盡可能少進入,大大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
(3)人工濕地種植的植物對凈化污水具有重要作用,盡可能種植一年四季交替生長的植物,否則冬季人工濕地的凈化效率會很低。
(4)設計和施工必須保證布水的均勻性,否則,若產生較嚴重的短流,處理效果不能保證,嚴重的情況下,由于此類技術返工工程量太大,可能導致整個工程失敗。
(5)對于風景區和生活小區的污水處理,以景觀為主的地方,建設人工濕地有優勢,其它地方則土地法有明顯的優勢,因為土地法覆土后可以種植作物,在獲得一定經濟收入的同時,可以大大減少土地補償。
5.2 選用生物接觸氧化污水處理技術注意事項
(1)為了確保處理效果,一般是“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結合起來應用。
(2)曝氣風機的選型很關鍵。如果風量太小,不能保證出水達標;如果風量太大,有可能導致生物膜脫落,生化過程不能正常運行,影響出水水質,且能耗高。
6.結論及建議
(1)經上述分析比較,結合國內實施農村生活污水的經驗,目前比較適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工程技術主要有:土地法、人工濕地和生物接觸氧化法三種。
(2)土地法和人工濕地對于有場地條件的地方可以優先考慮,其共同的優勢在于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對于以景觀為主的地方,建議選用人工濕地技術;對于景觀要求不高的地方,建議選用土地法污水處理技術。選用這兩種技術都一定要注意考慮預處理措施。
(3)生物接觸氧化法適用于各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投資較低,但運行管理相對復雜一些,運行費用也較高。在場地條件和投資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生物接觸氧化法是選。
(4)對于穩定塘技術,由于需要足夠的場地,在土地越來越緊張的形勢下,應慎重選用。
(5)無論選用何種污水處理技術,工程設計和施工的細節是關鍵,細節決定成敗,很多時候在工藝技術選擇合理的前提下,是因為實施細節沒有掌握好導致工程失敗。
汕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