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城市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性能
一、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概況
整個學校地形非常復雜,地勢呈南低北高。學校大門內有一條東西方向的景觀河道,長約1200米,平均寬約20米,水深約1米。學校生活區和教學區的地表水均由北向南匯集排入此河道,而外排至排水溝的出水口又較小,故此河道缺少了必要的流動性,水體幾乎為靜止狀態,并*積累了大量有機物,以至于水中溶解氧過低,水體逐漸失去了自凈能力,加上河道底泥*未清,水體呈現富營養化趨勢,藻類大量繁殖,水體逐漸發綠,一辰污水處理設備專著污水處理,價格低,品質高,給您的品質和售后服務。
現我公司截取此河道中400米作為示范工程,根據本項目河道水的水質情況,擬定如下設計方案:
二、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水質水量
1、水體呈綠色,透明度小于30mm,水生植物較少。
2、此段河道共8000m3水,分四段,每段為2000 m3水,設計2天打一次循環,則每個河段的循環水量約為40 m3/h 。
三、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治理目標
1、去除藻類,減少水中懸浮物,使水體清澈,能見度大于50cm,并逐步改善水質。
2、增加底泥的氧化層,抑制底泥中有害物質的擴散,提高河道自凈能力。
四、河道廢水處理設備設計原則
- 本工藝中不外加任何藥劑,系統操作簡單,運行維護成本低。
- 所用設備只需在岸邊建一個露天機柜即可。無需增加構筑物,現場安裝三天完成,省時簡便。
- 采用得納米發生器鎖釋放得納米氧,能有效改良河道底泥性狀,改善底泥的團粒結構,提高了河道的自凈能力。
- 利用人工干預和生物修復技術相結合的方式, 工程啟動周期短,見效快。
五、河道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介紹
整個治理過程分為4部
a、.在截取的四百米河段的兩段,用彩條布結合浮欄做圍堰,并在每100米處做一隔斷,浮欄每4~5米打樁固定。在河道中間再用彩條布和浮欄做一隔水壩,然后在100米的河道四周各布置一臺推流式曝氣機,利用其推流作用,形成一個循環流,使死水變活水。
b、利用納米氧發生器產生的微納米氣泡,吸附并將水中藻類托起。并在河道中設置一藻類收集槽,收集后用泵抽至岸邊的砂濾池內濾干,這樣便可在短時間內將水中藻類去除。
c、在河道兩邊分別投放若干個生態浮島,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附并降解水中有機物,消耗水中富余的氮、磷,可進一步去除藻類、凈化水質。
d、此段河道的水質明顯改善后,將藻類收集槽和砂濾池移至下一個一百米段繼續處理,推流曝氣器以及納米氣泡和生態浮島則留下繼續發揮作用,維持清澈的水質。
六、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技術原理
1、我公司研發的納米氣泡發生器,在水中產生的納米級微小氣泡,納米氣泡具有與一般氣泡不同的理化特性:高內壓及自破滅、低浮力、高比表面積、表面帶負電荷等。
該納米發生器產生的低浮力使納米氣泡在水中停留時間長,可實現被污染水體的高效氧補償,快速恢復污染水體的溶氧量;水中存在溶解氧時,需氧微生物可將懸浮物和溶解于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穩定的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鹽和磷酸鹽等,使水體得到凈化。
納米氣泡由于其*的理化特性,表面帶負電荷,可以吸附水中膠體及懸浮物之類的污染物,結合水生植物根系的吸附作用,可以很好的降解有機物質。
納米氣泡內部具有高壓,在水體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會變的更加細小直至發生爆炸破裂,迅速并聚,并產生聲空化現象,在聲空化的作用下,水分子進行分解,同時產生大量的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可對水體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能殺菌抑藻,杜絕水華爆發。
納米氣泡產生的一系列強氧化作用,還可以降解浮泥層,促進底泥礦化,在泥-水界面形成氧化膜,抑制底泥污染釋放,從根本上*水體污染,使水體污染現象不再復發。
2、生態浮床能將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等組成的生態平衡系統。水生植物本身就具有凈水功能,其根系部分不盡能吸附有機污染,凈化水體功能,還可以向水體中輸送氧氣。微生物幫助植物吸收水體中的養分,微生物靠根的分泌物繁殖增強微生物活性能力,加快污染水體的凈化能力。一般的水生植物都適合在生物浮島上種植,即使是陸生植物經馴化后也可以在浮島上種植。但考慮到浮島的凈水作用及成本控制,一般選擇種植:美人蕉、旱傘草、香蒲、石菖蒲、再力花等。
宿州城市河道廢水處理設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