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細菌件下氧化成二氧化碳,并利用所獲得的能量把碳還原同化。本世紀初(1903)從土壤分離出一種非運動性、能以CO2作唯yi碳源生長的桿菌,并命名為微嗜碳芽孢桿菌,其后于1906年有人再次從土壤中分離出同樣的菌,并指出在好氧條件下可利用一氧化碳。但有人認為這些研究在方法上不盡相同(1953),有必要再進一步研究。是可以利用一氧化碳的細菌這一點勿庸置疑,但有關細菌的各種性質和氧化機制,都還有許多不明之處。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人體吸入一定濃度一氧化碳而發生的組織破壞、生理機能障礙等現象。通常引起急性腦缺氧性疾病,少數患者可有遲發的神經精神癥狀,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臟器的缺氧性改變。
理化特性 一氧化碳(CO)為無色又無味的氣體,氣體密度0.967kg/m3,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中,燃燒時呈藍色火焰,與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12.5%~76%,與氯結合形成guang氣。
接觸機會 含碳物質燃燒不*時可產生一氧化碳。工業生產中接觸一氧化碳的作業有:冶金工業的煉鐵、煉鋼、煉焦;機械工業的鍛造、滲碳和鑄造;化學工業用一氧化碳作原料生產碳酸氫銨化肥、氨、甲醛、guang氣、羰基鎳等;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業等使用的窯爐、煤氣發生爐、煤礦井下huo藥爆破等。
毒理 一氧化碳經呼吸道進入肺泡,迅速被吸收入血,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HbCO),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的功能。一氧化碳由呼吸道排出。當接觸者脫離中毒環境,體內的一氧化碳以每小時30%~60%的速率,隨呼氣排出,全部排出則需數小時,甚至24h以上。
一氧化碳吸收入血后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HbCO•HbCO量與肺泡氣中的一氧化碳分壓成正比,與氧的分壓成反比。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勢較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勢約大300倍,而HbCO的解離速度卻僅為HbO2解離速度的1/3600,而且HbCO的存在還影響HbO。的解離。因此,HbCO形成,不僅使血紅蛋白不能攜帶氧而且還阻礙氧的釋放,造成氧的運輸障礙。
一氧化碳中毒時的缺氧血癥,表現為動脈血氧量可由正常的18%~20%降至16%~12%以下。中毒患者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這是動靜脈血氧差降低和血中存在HbCO的緣故。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為敏感,缺氧可使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和結構發生改變。
臨床表現(1)急性輕度中毒?;颊哂蓄^痛、頭暈、耳鳴、心悸、e心、嘔吐、無力。離開中毒現場,呼吸新鮮空氣,數小時后,癥狀多可消失。(2)中度中毒。除有輕度中毒癥狀外,中毒者面色潮紅,口唇櫻桃紅色,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意識模糊,可有昏迷。及時進行搶救,恢復較快,一般無并發癥和后遺癥。(3)重度中毒?;颊哐杆龠M入昏迷,持續數小時乃至數晝夜。瞳孔縮小,對光反射遲鈍。肌張力增高。牙關緊閉,頻繁抽搐。腱反射亢進,并可引出病理反射。大小便失禁。重癥者出現中毒性腦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肺水腫。還可出現體溫升高、出汗、尿糖等間腦損傷征。病人可有腦電圖異常和智能障礙。有的病人蘇醒后,意識正常,但經過一段時間(數周至1~2個月)后,突然出現神經精神癥狀,稱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發癥”。
*接觸一氧化碳可以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腦電圖可見α波幅下降或出現慢波。心電圖可見心律不齊、S-T段下降、束枝傳導阻滯等。對一氧化碳慢性中毒問題,尚有爭論。
診斷原則根據吸入較高濃度一氧化碳的接觸史和急性發生的中樞神經損害的癥狀和體征,結合血中碳氧血紅蛋白(HbCO)及時測定的結果,現場衛生學調查及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測定資料,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診斷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治療原則(1)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處,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2)及時進行急救與治療。輕度中毒者,可給予氧氣吸入及對癥治療;中度及重度中毒者應積極給予常壓口罩吸氧治療,有條件時應給予*。重度中毒者視病情應給予消除腦水腫、促進腦血液循環,維持呼吸循環功能及鎮靜等對癥及支持治療。加強護理、積極防治并發癥及預防遲發腦病。(3)對遲發腦病者,可給予高壓氧、糖皮質激素、血管擴張劑或抗帕金森氏病藥物與其他對癥與支持治療。
所以一氧化碳監測特別重要
中國《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一氧化碳zui高容許濃度為30mg/m3。作業時間1h以內,一氧化碳濃度容許達到50mg/m3;0.5h以內可容許為100mg/m3;15~20min濃度可達200mg/m3。在上述條件下反復作業時,兩次作業之間需間隔2h以上。
一氧化碳監測(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測定大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觀測、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是大氣環境監測中,經常監測的氣態污染物之一。一氧化碳的化學監測分析法,因操作較繁、重顯性差,已很少采用。一般是用聚乙烯塑料袋或100mL注射器等采集氣樣,再用非分散紅外光法、定電位電解法、汞置換法或氣相色譜法等方法中的一種進行分析。
非分散型紅外光法根據一氧化碳對4.65μm為中心的紅外線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實現一氧化碳的測定。此法比較成熟,中國已定為分析一氧化碳的標準方法。市場上已有測定一氧化碳的非分散紅外光分析儀。水蒸氣和懸浮顆粒物干擾測定,可用無水氯化鈣吸收管和玻璃纖維濾膜過濾除去。
定電位電解法一種適時采樣和分析方法,此法測定一氧化碳的儀器是便攜式儀器。一氧化碳流經傳感器時,在工作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相應的極限擴散電流,其大小與一氧化碳濃度成正比。此法的干擾物質及消除方法同非分散紅外光法。
汞置換法一種間接測定一氧化碳的方法,原理是:在180~200℃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活性氧hua汞反應,置換出汞蒸氣,用冷原子吸收法測定汞蒸氣的濃度,就能確定一氧化碳的濃度。根據此原理,已制造出汞置換法一氧碳測定儀。此法靈敏度較高,但干擾因素較多,操作條件要求較嚴。
氣相色譜法使用此法時,要在氣相色譜儀上配備CO轉化爐。將氣樣注入氣相色譜儀后,氣樣中的氧、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經裝有TDX-01碳分子篩的色譜柱分離后,按上述順序先后白色譜柱流出,流經380℃裝有鎳催化劑的轉化爐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按1:1的比例轉化成甲烷,用氫火焰檢測,在記錄儀上可出現四個色譜峰(假設無其他物質),其中第2個峰即是反映一氧化碳的色譜峰,可用于一氧化碳的定量分析。此法靈敏、快速、重顯性好,能同時測定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含量,已為世界許多國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