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中水回用污水處理設備定制
制藥產生的污水因其污染物多屬于結構復雜、有毒、有害和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物質,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同時工業污水還呈明顯的酸、堿性,部分污水中含有過高的鹽分藥廠。廢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藥物生產廢水、中成藥生產廢水以及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廢水四大類。其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且色度深和含鹽量高,特別是生化性很差,且間歇排放,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
一、制藥廢水處理技術
制藥廢水的處理技術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 、生化處理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等,各種處理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及不足。
1.物化處理
根據制藥廢水的水質特點,在其處理過程中需要采用物化處理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或后處理工序。目前應用的物化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氣浮、吸附、氨吹脫、電解、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法等。
1.1混凝法
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方法,它被廣泛用于制藥廢水預處理及后處理過程中,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于中藥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于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劉明華等以其研制的一種高效復合型絮凝劑F-1處理*生產廢水,在 pH為6.5, 絮凝劑用量為300 mg/L時,廢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顯優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單一絮凝劑。
1.2氣浮法
氣浮法通常包括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化學氣浮和電解氣浮等多種形式。新昌制藥廠采用CAF渦凹氣浮裝置對制藥廢水進行預處理,在適當藥劑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武漢健民制藥廠采用煤灰吸附-兩級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其廢水。結果顯示, 吸附預處理對廢水的COD去除率達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1.4 膜分離法
膜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和纖維膜,可回收有用物質,減少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和節約能源。朱安娜等采用納濾膜對潔霉素廢水進行分離實驗,發現既減少了廢水中潔霉素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潔霉素。
1.5 電解法
該法處理廢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而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電解法又有很好的脫色效果。采用電解法預處理核黃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83%和67%。
2.化學處理應用化學方法時,某些試劑的過量使用容易導致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在設計前應做好相關的實驗研究工作。化學法包括鐵炭法、化學氧化還原法(fenton試劑、H2O2、O3)、深度氧化技術等。
2.1 鐵炭法
工業運行表明,以Fe-C作為制藥廢水的預處理步驟,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樓茂興等采用鐵炭—微電解—厭氧—好氧—氣浮聯合處理工藝處理甲*、鹽酸*等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鐵炭法處理后COD去除率達20%,終出水達到國家《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
2.2 Fenton試劑處理法
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Fenton試劑,它能有效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鹽(C2O42-)等引入Fenton試劑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強。程滄滄等[10]以TiO2為催化劑,9 W低壓汞燈為光源,用Fenton試劑對制藥廢水進行處理,取得了脫色率*,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硝基苯類化合物從8.05 mg/L降至0.41 mg/L。
2.3采用該法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COD有較好的去除率。如Balcioglu等對3種抗生素廢水進行臭氧氧化處理,結果顯示,經臭氧氧化的廢水不僅BOD5/COD的比值有所提高,而且COD的去除率均為75%以上。
2.4 氧化技術
又稱高級氧化技術,它匯集了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各相近學科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電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聲降解法等。
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新穎、高效、對廢水無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適合于不飽合烴的降解,且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無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與紫外線、熱、壓力等處理方法相比,超聲波對有機物的處理更直接,對設備的要求更低,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肖廣全等[13]用超聲波-好氧生物接觸法處理制藥廢水,在超聲波處理60 s,功率200 w的情況下,廢水的COD總去除率達96%。
3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技術是目前制藥廢水廣泛采用的處理技術,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好氧-厭氧等組合方法。
3.1 好氧生物處理
由于制藥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觸氧化法、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1)深井曝氣法
深井曝氣是一種高速活性污泥系統,該法具有氧利用率高、占地面積小、處理效果佳、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不存在污泥膨脹、產泥量低等優點。此外,其保溫效果好,處理不受氣候條件影響,可保證北方地區冬天廢水處理的效果。東北制藥總廠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經深井曝氣池生化處理后,COD去除率達92.7%,可見用其處理效率是很高的,而且對下一步的治理極其有利,對工藝治理的出水達標起著決定性作用。
(2)AB法
AB法屬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AB工藝對BOD5、COD、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規活性污泥法。其突出的優點是A段負荷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對pH和有毒物質具有較大的緩沖作用,特別適用于處理濃度較高、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廢水。楊俊仕等采用水解酸化-AB生物法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工藝流程短,節能,處理費用也低于同種廢水的化學絮凝-生物法處理方法。
(3)生物接觸氧化法
該技術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的優勢于一體,具有容積負荷高、污泥產量少、抗沖擊能力強、工藝運行穩定、管理方便等優點。很多工程采用兩段法,目的在于馴化不同階段的優勢菌種,充分發揮不同微生物種群間的協同作用,提高生化效果和抗沖擊能力。在工程中常以厭氧消化、酸化作為預處理工序,采用接觸氧化法處理制藥廢水。哈爾濱北方制藥廠采用水解酸化-兩段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制藥廢水,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處理效果穩定、工藝組合合理。隨著該工藝技術的逐漸成熟,應用領域也更加廣泛。
(4)SBR法
SBR法具有耐沖擊負荷強、污泥活性高、結構簡單、無需回流、操作靈活、占地少、投資省、運行穩定、基質去除率高、脫氮除磷效果好等優點,適合處理水量水質波動大的廢水。
王忠用SBR工藝處理制藥廢水的試驗表明:曝氣時間對該工藝的處理效果有很大影響;設置缺氧段,尤其是缺氧與好氧交替重復設計,可明顯提高處理效果;反應池中投加PAC的SBR強化處理工藝,可明顯提高系統的去除效果。近年來該工藝日趨完善,在制藥廢水處理中應用也較多,邱麗君等采用水解酸化-SBR法處理生物制藥廢水,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準。
3.2 厭氧生物處理
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后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后處理(如好氧生物處理)。目前仍需加強高效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藥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復合床(UBF)、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水解法等。
要想知道具體的價格需要以設備的日處理量,污水水質情況和達到的排放標準來衡量的。一天排放6噸和一天排放600噸價位差異比較大,一般設備的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甚*百萬不等。因此請您結合當地的生產企業來了解。
了解了價格,設備的結構和工藝如下:
1. 水解酸化池
該工藝主要處理的就是對污水處理前進行預處理,將水中的廢水進行一定的厭氧發酵,將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這是對污水處理前比較重要的步驟,可以直接影響后期的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處理時間,可以大程度的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減少消耗。
2. 接觸氧化池
氧化池根據水處理的污染程度不同分為好幾個等級,普通型和加強型。一般根據處理的時間進行判斷。主要是使用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 雜質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
4. 消毒處理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裝置,消毒池與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需要其它裝置可另行配制。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具有與氯相似的刺激性氣味,氧化性很強,遇有機物或還原性物質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在大氣壓力下,濃度超過10%,遇陽光、熱源或與CO接觸,C1O2極易發生爆炸,若有鐵銹油脂,以及較多的有機粒子存在時,即使在安全體系和濃度(8%~12%)下,也會自發地分解。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
⑴原料的貯運安全性
1)氯酸鈉安全措施:應置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庫房中存放,不可與還原性物質、酸、有機物共存、共運;運輸時應防曬、防雨淋、防撞擊,不得與酸、還原劑、有機物同車運輸。
2)濃硫酸安全防范措施:接觸和使用鹽酸特別是濃鹽酸時,應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保護眼睛和皮膚。使用時應采取密閉措施防止氧化氫氣體逸出而污染大氣和進入人體內;鹽酸應用特殊的內襯橡膠或聚氯乙烯襯里的密封槽車裝運或用聚氯乙烯塑料桶包裝;貯運時,應防止容器破損而導致鹽酸或其蒸汽外逸;露天存放時應置于石棉瓦或玻璃鋼瓦下,不可與硫酸、硝酸混放;不可與堿類、金屬粉末、氧化劑、化物等共混運。
3)雙氧水安全防范措施:食品級雙氧水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庫房中,避免陽光直射;嚴禁與堿、金屬及金屬化合物、易燃品混存;用來貯存雙氧水的容器,應設有防塵的通風口,以安全釋放可能產生的氣體。
沉淀池出水經加藥混凝后,由泵提升進纖維過濾器進行過濾處理。纖維過濾器采用新型束狀纖維作為過濾器的濾元,其濾料直徑可達幾十微米甚至幾微米,并具有比表面積大,過濾阻力小等優點,解決了粒狀濾料粒徑限制等問題。微小的濾料直徑*的增加了濾料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自由能,增加了水中雜質顆粒與濾料的接觸機會和濾料的吸附能力,從而提高了過濾效率和截污容量。為充分發揮濾料的特長,在過濾器的濾層上端設有可改變纖維密度的調節裝置。設備在運行時,水從上至下通過濾層,此時,纖維密度調節裝置推動活動孔板向下運動。纖維被壓縮后,纖維濾層沿水流動方向的密度逐漸加大,相應濾層孔隙直徑和孔隙率逐漸減小,實現了深層過濾。當濾層被污染需清洗再生時,清洗水和壓縮空氣從下*通過濾層。這時,纖維密度調節裝置自動將活動孔板提升,使纖維濾層展開并處于蓬松狀態,進行清洗。
纖維過濾器已廣泛應用于電力、化工、醫藥、冶金、造紙、紡織、食品、飲料、自來水、游泳池等各種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機器廢水的過濾處理。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⑴過濾精度高:經混凝處理后的原水,水中懸浮物的去除率接近*。
⑵過水流速大:過水流速為20~120m/h,為傳統過濾器的2~12倍。
⑶截污容量大:一般為5~20kg/m3,是傳統過濾器的2~4倍。
⑷占地面積小:在相同處理的情況下,纖維過濾器占地僅為傳統過濾器的1/3~1/2。
⑸自耗水率低:自耗水率為周期制水量的1%,是傳統過濾器的1/5~1/3。
⑹可調節能力強:過濾精度、截污容量、過濾阻力等參數可根據需要隨意調節。
⑺不需更換濾元:濾元被污染后可方便的進行清洗,恢復過濾性能。
麗水中水回用污水處理設備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