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40噸的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選型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就像是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將格柵、初沉池,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等構筑物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核心構筑物一般為生物接觸氧化池、MBR、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A/O、A2/O等。與大型污水處理系統相比,一體化設備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產泥量少、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因此,一體化設備在污水處理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而且在新的形勢下,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1)資金投入小。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投資壓力大,而一體化設備總投資額很小,市場價格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適于房產物業、小型工廠等社會小額資金投資。這也更符合我國“誰污染,誰治理”的治污原則。
(2)緩解市政管網建設的壓力。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往往需要配套建設大規模的市政管網系統。而對于小型住宅區、風景區、工廠等管網不發達的地方建設污水處理廠,既不便管理,也不經濟。這種情況下采用一體化設備更為適宜。另外,對于分流制排水系統,較小流量的污水采用一體化設備處理后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水體,而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
(3)有效節約建設面積。污水廠建設勢必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破壞生態。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用地日益緊張。一體化設備處理效率高,而且可以地埋處理,基本不占用地表面積,不影響建筑群的整體布局和環境景觀。
(4)有效實現中水回用,節約用水。大型污水處理廠開展中水水務的主要障礙同樣在于要鋪設龐大的中水道管網。而一體化設備則可以更為靈活在進行配置,通常排水點也是中水回用點,*可以省卻中水道建設。隨著我國對中水回用要求的提高,一體化設備將體現出更大的優勢。
生物處理技術指通過微生物在好氧或厭氧條件下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機物、氮和磷。好氧生物處理需要動力給污水充氧培養微生物,常用方法有厭氧-好氧(AO)法、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和生物轉盤等。厭氧生物處理不需要動力,主要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將有機物轉化為CH4和CO2等,常用方法有厭氧生物濾池和厭氧沼氣池等。
預計未來小型一體化的污水處理設備的研究方向將是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即將污水經過深度處理后, 進行再利用的過程。在小型一體化的污水處理設備中, 我們可以通過改進處理單元, 增加污水深度處理模塊等方法, 將處理后污水資源化。經過實踐表明, 如將污水資源化, 還應該注意以下要點: 1.改善生化處理傳統的生化處理方式, 出水達標要求較低, 且提高達標標準后, 工藝將變得非常復雜。現在, MBR工藝的發展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MBR工藝, 可以使污水在生化出水后, 就達到一級排放要求, 而且后段的處理構筑物相對簡單。
2.增加深度處理模塊, 這個與給水處理中的方法類似, 在實際應用中,常采用絮凝沉淀、砂濾、微絮凝過濾、膜工藝等手段解決。
3.解決污泥的處理問題,可引入污泥堆肥等技術將污泥減量化,或利用移動式車載式污泥處理裝置,對零散分布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產生的污泥回收進行集中處理。
4.在實際的應用中,此類設備大部分為成批生產,沒有對水質進行具體設計,對于埋地式處理設施,因為無法觀察內部處理情況,即便有檢測儀表,也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且維修麻煩,導致實際的出水效果并不理想。更嚴重的是,一些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偷工減料 ,比如原本采用8mm鋼板制作外壁,但實際上外壁厚度并沒有達到8mm,內用6mm,然后做防腐,導致設備壽命短,引起了業內對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質疑。在這一點上廠商應該反思,將目光放長遠一些,做出真正高質量,高效益的設備,小型一體化設備的發展之路發能走的更遠。
小型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我國也已逐步推廣。以高效生物反應器為核心機理的新型處理系統具有處理效率高、施工安裝方便、輕質高強、出水水質好、可進行無水回用等特點, 并可靈活適應特殊水質要求的水處理工程。其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得到了綜合體現,是解決污水處理及環境保護問題的有效途徑, 相關的研究還將繼續深入, 其在工程應用和理論研究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前景。
組合處理技術指上述2種處理技術的結合或某一種技術系統內部不同工藝形式的結合,主要包括3種:生物+生物處理組合,如厭氧濾床-接觸氧化凈化槽、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2O)-膜生物反應器(MBR)一體化工藝;生態+生態處理組合,如人工濕地+穩定塘、生態浮床與人工濕地組合工藝;生物+生態處理組合,如厭氧消化+人工濕地+氧化塘、太陽能A2O+潛流人工濕地。每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利用生物處理可以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濃度;通過生態處理可以降低管理難度并控制運行成本;借助組合工藝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處理效能并探索改良方法。
邯鄲40噸的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