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噸一體化工廠污水處理設備配置
在基礎坑洞開挖時,首先要根據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埋設地點初步掌握場地土質、地下水等情況,如果有地下水或者在雨季施工時,要采用井點降水或者挖集水坑排水。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埋設回填的全部過程中,基礎坑底不能出現積水或受凍情況。開挖的基礎坑洞的尺寸務必要滿足施工操作需求,根據設備四周情況應有充分操作空間,同時根據土質、基坑深度等情況對邊坡采取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開挖好后,不能擾動基底原狀土,平整底部,基礎采用中粗砂或者細碎石土做基礎。安裝設備時,在地面先檢查外部情況,外部表面應平整光滑,無鼓包、無裂縫及損壞情況;設備就位,臨時支撐牢固后,進行閉水試驗,無滲漏方可進行下一步安裝調試工作。之后進行檢查,確保水平,根據進出水管走向,調整好設備方位。連接對應的管道,并及時回填,防止發生位移。進水管:將進水管與來水管連接;出水管:處理后的清水從本管排出;氣管連接好。
注水測試,管道連接好后馬上將設備內注滿水,測試管道連接處是否漏水。回填,確保管道無漏水后,不要將設備內水排放。將開挖的四周回填至開挖前的地坪標高,回填部分需要用水浸實,電纜穿線管在回填過程中埋好。開機測試,通電后檢測風機是否正常,打開設備檢修孔,觀察曝氣情況是否均勻。
第三,增強污水處理廠運營維護能力,嚴防環境事故風險。強化污水處理廠設備維護、人員培訓、信息化建設、運行管理、環保制度建設;健全“納管單位—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水質全過程在線監控體系,強化污水處理全過程控制,科學調控運行參數,實現污水處理設施精準調控、高效穩定運行。
在日常中我們應對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保養方面有所了解。
1、安裝
本設備有兩種安裝形式,一是安裝在地坪以上,二是安裝在地坪以下,根據安裝圖與基礎圖設備混凝土底板大小規格與平面安裝圖相同(基礎)。
要求基礎平均承壓5t/m2以上,基礎必須水平,如設備安裝在地坪以下,基礎地坪相對標高與設備高度相同,四周挖掘寬度必須離基礎邊線500mm以上,以便安裝管道。根據安裝圖就位,用吊車吊入設備,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裝好設備聯接管道。
安裝完畢后必須把設備加滿水,試水各管口不得滲漏,把兩只二沉池潛水槽調整在同一水平線上,進一步檢查確認無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間隙中,并整平地面,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其所指方向相同。
注意事項:設備安裝之后,必須保證下雨不積水,設備的排出管道必須在相對地坪0.6米以下;設備上方不得壓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車通過;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2、調試
污水泵按額定流量把污水抽入設備內,啟動風機進行曝氣,每天觀察接觸池內填料情況,如填料長出橙黃色或橙黑色的一層膜即已培養好生物膜了,這一過程一般要7-15天,如是工業有機污水,先用生活培養好生物膜后,再逐漸引入工業污水進行生物膜馴化。
3、設備維護保養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必須建立一套定期保養制度,主要易損件是風機和水泵,風機轉向不能搞反,如進入污水,必須清理,更換機油后方能使用,風機啟動前必須注意空氣閘門是否打開,風機每運行10000小時必須保養一次,水泵每運行5000-8000小時必須保養一次。
加強對水質及工藝設施運行參數異常情況的研判,健全預警機制,分類制定應對措施。制定污水排放事故應急綜合調度機制,對排污單位同步實施分級響應,及時控制和削減污染物接納量,有效化解環境風險。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完善應急設施以及監測儀器、應急藥劑等保障物資,全面提升廠方環境風險應急能力。
每天5噸一體化工廠污水處理設備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