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嚴重污染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是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基建和運行費用低、工藝設備簡單、維護管理方便等特點,正逐漸被應用于廣大中小城鎮和鄉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中。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與問題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產生于居民生活過程中糞便及其沖洗水、洗浴污水和廚房污水等,同時農村生活污水中因糞便中所含病原菌較多,因此一般應進行一定的滅菌處理。農村污水難處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污水成分日益復雜,各種污染成分濃度較低,波動性很大,難以正確評估生活污水的污染負荷及其晝夜、季節性變化;
(2)人口少,用水量標準較低,污水處理規模小,造成工程建設費及運行費用過高;
(3)污水處理工藝與技術的選擇,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地方保護主義或其他人文因素的抵制;
(4)當地自然與生態條件(氣溫、降水、風向和土壤等)對所選擇的處理工藝與處理技術有負面影響,使其不能正常發揮效力;
(5)維護管理技術人員及運行管理經驗嚴重缺乏。
2 管網收集探討
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應根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道路和建筑物的布置、地形標高、污雨水去向等按管線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則布置。宜沿道路和建筑物周邊平行布置;主排水 管道應布置在接支管較多一側。但是大部分的農村建設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基本上排水均為雨污合流制,化糞池的出水 都是直接排入附近的明溝或者暗溝。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如果居民生活區內沒有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較小的明溝則采取加蓋板密封的方式進行,雨水則采取漫流的方式進水排水;大的溝渠則選擇將在溝渠內安裝收集管。如有必要時可挖除原有合流溝渠,帶污水收集管安裝完畢后再重新砌筑雨水溝或灌溉渠。
(2)如果居民生活區內留有充足的空間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將污水管緊挨原有溝渠建設,在滿足排水標高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少埋設深度,以降低成本。
排水體制的選擇應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居民生活習慣、原有排水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和利用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而且管網費用在整個農村污水治理項目中占大 部分,所以在管網布置上,我們應該抓大放小,用少的錢做好的事情,等經濟允許后再將難收集而且投資較大的部分再納入到污水收集總管網中來。分流排水體制即雨污分流制,污水、雨水分別由各自的管道系統輸送。分流制可以有效地對排 水進行分類,避免水質混雜和交叉污染,同時為后續的污水分類處理提供了條件。雨水可以通過雨水管網直接排放或進入污水處理廠簡單沉淀處理后排放,而污水則通過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后排放。分流制可以在有效避免水污染發生的同時,減少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分流制的缺點在于管網 系統投資較大,規劃布置時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