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原理
機械力化學改性
粉體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法對粉體材料表面進行處理,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粉體表面改性的目的因領域的不同而異,總的目的是提高粉體原料的應用性能或賦予新的功能,以滿足現在新材料、新技術發展或新產品開發的需要。
可以實驗的功能及原理如下:干燥、解聚、精磨、分選、表面處理。
(1)干燥功能
工藝氣體經過熱風發生器加熱后,蜂巢磨就變成一臺高效的干燥機,極限溫度450度,通過控制出口溫度控制產品的干燥程度,典型出口溫度是85度,物料含水量達到5‰以下。
(2)解聚、粉碎
葉輪以160米/秒線速度轉動,在葉輪和襯條之間6毫米的間隙中形成1600多個強壓的蜂巢,其中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迅速將物料研磨到原始粒徑。
(3)改性、表面處理
單個顆粒旋轉通過被表面活性劑在磨機里面汽化成霧滴狀態的空間,顆粒表面被完整包覆來改變其功能性。一些條件下可以同時施加兩種不同的包覆介質。粉體顆粒包覆率可以達到99%,粉體活化改性率達到99.7%。
設備特點:
(1)垂直安裝多級轉子;
(2)每級轉子由兩個支撐碟片加緊200個葉片組成,根據載荷要求,多可安裝8個轉子,共1600個葉片;
(3)葉片以150~160m/s轉動,磨槽6~8mm,是加強筋型的固定襯條;
(4)葉片和襯條之間形成1200~2000個湍流的“蜂巢”,中間的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將物料磨成超細粉末;
(5)模塊化設計(轉子層數可變,葉片數量可以變化,轉子和磨槽整體取出,維修簡便);
(6)一體安裝的分選機,不影響主磨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