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碳纖維布加固公司
陸工:I59-4927-2809 碳纖維加固包括碳纖維布加固和碳纖維板加固兩種。碳纖維材料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修補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發達國家。我國的這項技術起步很晚,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現有建筑中有相當一部分由于當時設計荷載標準低造成歷史遺留問題,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難以滿足當前規范使用的需求,亟需進行維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法等。碳纖維加固修補結構技術是繼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鋼之后的又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
碳纖維加固施工流程:混凝土粘貼面處理→配置底膠→涂底膠→配置修補膠(若粘貼面平整,此步驟可省去)→粘貼面修補找平(若粘貼面平整,此步驟可省去)→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配置粘浸膠和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檢驗→維護。
相關處理
(1) 混凝土面應鑿除粉飾層,清除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機打磨除去1-2mm厚表層,混凝土構件轉角處宜進行倒角處理,磨出半徑不小于20mm的圓弧,打磨完畢用壓縮空氣吹凈浮塵,后用棉布沾丙酮或甲苯拭凈表面,待*干燥后備用。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護目鏡、防塵口罩、沖擊電錘及扁鏟、角磨機、金剛石磨片、空壓機、脫脂棉布、丙酮。
相關技術
配置底膠
(1) 底膠為A、B兩組份,A、B兩組份在包裝桶內應分別攪拌均勻。然后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說明書配合比混合,配置場所宜通風良好。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為宜,攪拌齒可采用電錘鉆頭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鋼筋制成。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手套。
涂底膠
(1) 用毛刷和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表面,厚度不超過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氣泡,等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現場氣溫而定,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毛刷、刮板、膩刀、手套。
配置修補膠
(1) 修補膠為A、B兩組份,取潔凈容器和稱重衡器按說明書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約5分鐘至色澤均勻為止。攪拌時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每次配置量以小于5公斤為宜。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手套。
粘貼面修補找平
(1) 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凹陷部位、模板接頭應用刮刀嵌刮整平膠料修補、填平,盡量減少高差。整平膠料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刮板、膩刀、手套。
6.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
(1)碳纖維加固以適度卸荷加固效果,構件所承受的活荷載如人員、辦公機具宜暫時移去,并盡量減小施工臨時荷載。
(2) 卸荷宜采用千斤頂、墊板、頂桿所組成的系統,該系統施加反力大小易控制,能更好的使后粘纖維與原構件協同受力,施工效率較高。
配置粘浸膠和裁剪碳纖維布
(1) 粘浸膠為A、B兩組份,A、B兩組份在包裝桶內應分別攪拌均勻。然后取潔凈容器和稱重衡器按說明書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約3分鐘至色澤均勻為止。攪拌時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為宜。
(2)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用鋒利裁剪碳纖維布,應整齊劃一,避免毛刺、缺角。宜在平整木板(如三合板)或紙板上裁剪。
(3)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剪刀、手套。
粘貼碳纖維布
(1) 將粘浸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將裁剪好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用刮板、滾筒沿同一方向反復滾壓,去除氣泡,直至膠料滲出,充分浸潤膠料碳纖維布。待手指觸感干燥,即可進行下一層粘貼(重復第7步、第8步),并在后一層碳纖維布表面均勻涂抹粘浸膠保護。若長度不夠,碳纖維布可進行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0.1米。
(2) 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滾筒、刮板、膩刀、手套。
相關檢驗
(1)檢驗時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若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輕微空鼓(面積小于100cm)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cm,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切除,補粘四周搭接長度大于0.1米的碳纖維布塊。
(2)對重要構件也可采用載荷檢測,一般采用分級加載至正常荷載的標準值,檢測結果較直觀、可靠,但費用較高,需要準備千斤頂或配重(常用沙袋、磚塊)、百分表、裂縫顯微鏡、衡器。
相關維護
待*干燥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漿或噴砂保護,為增強與砂漿的結合力,碳纖維布上可點粘砂礫、豆石。
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粘接樹脂膠
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粘接樹脂膠可以叫環氧樹脂碳布膠、改性環氧樹脂粘碳膠、碳纖維浸漬膠、碳纖維膠粘劑、粘碳纖維加固結構膠、粘碳纖維布配套環氧膠粘劑
碳纖維粘貼膠是雙組份、無溶劑、高強度的環氧類膠粘劑,對碳纖維材料有良好的浸潤性,碳纖維浸漬膠浸潤到碳纖維布中形成的復合材料具有*的力學性能和優良的耐久性能, 浸漬膠具有較好的觸變性能和良好的懸掛度,使垂直面施工流淌性小。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 碳纖維浸漬膠A組份與B組份按2: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2、 混合后的膠液宜在30~60min內使用完畢(根據具體的環境溫度而定)。
3、 該品密度約為1.05~1.30g/cm3(固化物),凝膠時間約3~8小時。
4、 本品根據施工現場溫度,使用冬季(<=15℃)或夏季(>=16℃)配方的浸漬膠。
近年來,碳纖維布加固運用廣。碳纖維布加固是采用環氧樹脂膠將碳纖維布直接粘貼在被加固混凝土結構薄弱部分,并與被加固物體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受力提高截面承載力。一樣的碳纖維布,采用不同的貼法,其加固效果也會不同:
一、直接碳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效果分析
1.粘貼碳纖維布對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進行加固,對提高梁的抗彎和抗剪承載力的作用有限。從原理上講,直接粘貼碳纖維布屬于被動加固范疇,碳纖維布的應變應力相對滯后,且碳纖維布的抗拉強度的發揮程度取決于被加固受彎構件的變形。
2.粘貼碳纖維布可以制約裂縫的發展,間接地提高了結構的抗裂能力。除此之外,因為使用碳纖維布加固需要采用與之配套的環氧樹脂結構膠,環氧樹脂結構膠涂刷在被加固混凝土構件表面,在其表面形成一個膠層,因此可以間接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蝕性和碳化能力。因此,對于以延長結構使用年限為主要目的耐久性加固也有一定的促進效果。
二、采用纏繞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效果分析
通常來說,纏繞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就是規范所講的環向圍束法)一般使用在軸向受壓構件中。從原理上來講,采用環向圍束法進行加固時,對所加固構件有明顯的約束作用,在軸向壓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構件處于三向受壓狀態,可以較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受壓承載力,增強結構延性,可明顯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
須注意的是,當采用環向圍束法對構件進行正截面加固或者提高延性的抗震加固時,對于不同類型截面粘貼碳纖維布的層數也各不相同。對于圓形截面以粘貼不少于2層的碳纖維布,對于矩形截面則不應少于3層;且圍束上下層之間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m,碳纖維布環向截斷點的延伸長度不應小于200mm,且各條帶的搭接位置應相互錯開。
碳纖維布是良好的加固材料,不管采用哪種粘貼方法,其終的目的都是對結構起到加固補強的作用,但是我們在使用前,需充分理解碳纖維布加固機理,如此,才能充分發揮碳纖維布的高強性能。
佳木斯碳纖維布加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