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衛生院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水質及排放標準
⒈污水水質分析
醫院污水水質類似于生活污水,但成份復雜。如消毒劑,來自化驗、檢驗、手術等各科室的重金屬、有機試劑,以及可能的放射性同位素等。作為醫院,其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和多種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它們在環境中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時間較長,若未處理或處理不當即排入水體或用于灌溉,將會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⒉污水處理規模
該醫院編制床位20張,據院方提供的資料,參考國家《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醫院污水排放量應根據《民用建筑工程污水設計措施》建質(2003)4號進行設計取值,醫院污水每天排放約3m3左右,醫院應做到清污分流,節約用水。本方案醫院污水處理規模按q=3m3設計。因水量較小,因此設計成集成式一體化設備,節約占地面積,方便操作,處理效果好。
⒊污水水質
據《建筑給排水設計手冊》及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擬定該醫院污水水質如下:
codcr(mg/l) bod5(mg/l) ss(mg/l) 氨(mg/l) 糞大腸桿菌(個 /l)
污水濃度 150~300 80~150 40~120 10~50 1.0×106~3.0×10 8
平均值 250 100 80 30 1.6×108
⒋排放標準
根據2003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的精神,參考國家環保部門要求,治理后2006年1月1日即將實行的新版《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相關要求。即:
codcr(mg/l) bod5(mg/l) ss(mg/l) 糞大腸桿菌(個/l) 氨氮 余氯
污水濃度 60 20 20 500 15 3-10
衛生院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性能特點
效率高:意味著低耗能,專業(潛艇)優化的水力仿生設計葉片結構;運行流場排斥剛性及柔性異物接近,確保長期通暢運轉,提高使用壽命;如與周邊工序配合則可同步提高各自處理效果。
質量高:部件,材質選擇標準高,進口軸承以及防霧罩電機,電機繞組絕緣等級為F級,防護等級為IP68級;兩道材質為碳化鎢-碳化硅的機械密封,緊固配件為不銹鋼。
模塊化:聚集性的機體設計,簡約安全的支承安裝系統(可免預埋),使安裝,檢修,保養便于靈活操作并且節約自然和社會資源
安全化:整體密封,分部保護,多護層軟電纜密閉連接腔體,可控彈性設計,防止漏電,漏水,松動;裝配過熱及泄漏保護裝置
衛生院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并且使污水的溫度將至25℃,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水解酸化池,在其中進行厭氧反應,水解酸化池把微生物的厭氧發酵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時間短,效率高,同時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保證后續生化處理效果;同時填料層起到了較強的截流作用,對去除水體的SS有較好的效果;另外,兼氧狀態下的水解酸化池內很適合反硝化菌的生長。水解酸化池利用原水中豐富的碳源,對來自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硝化混合液進行反硝化,將水中的硝態氮還原為N2排出,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廢水經水解酸化池處理后,進入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MBR,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廢水中剩余的大部分BOD5可被降解為CO2和H2O。此外,膜截留作用能更好的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病源微生物。MBR處理后的廢水流入清水池,終出水一部分回用綠化,其余達標排放。
水解酸化沉泥及MBR排放的剩余污泥一并進入污泥濃縮池,利用重力使泥水分離,達到初步壓縮污泥的作用,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左右,定期外運。
衛生院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三大優點
一體化地理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結構十分緊湊、占地面積少,全部設備置于地下,運行經濟,抗沖擊濃度能力強,處理設備高的高效污水處理裝置。因此,它在工業污水處理中備受歡迎,下面廠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地理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優點:
首先:從設備安裝方面,設備埋于地表下,地表可以進行綠化,環境美觀;
其次:從設備管理方面,設備不需要專人來管理,不僅減少了開支,而且使用放心;
后:從安裝空間來講,基于設備埋于地表,設備占地面積小,設備上方可以建停車場,進而能夠合理的利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