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尺寸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靈敏損壞幾乎一切有機物分子的安穩結構,使之轉變為*無害的無機物或是易于生化的有機物質。一般來講,次氯酸鈉投放量需求根據污水中COD含量的大小斷定。同濕式氧化法處理相比較,節省本錢費用非常明顯。僅是濕式氧化法處理本錢的20—30%。
次氯酸鈉是強氧化劑和消毒劑,它是通過取源于廣泛價廉的工業鹽或海水稀溶液,經無隔膜電解而發生的。為確保次氯酸鈉質地新鮮和有較高的活性。保證消毒效果,本裝置一邊發生,一邊將發生的次氯酸鈉投加使用。它與氯和氯的化合物相比,具有相同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鈉發生器技術參數特點:
1、設備運行成本低
每公斤有效氯需要消耗:鹽耗3.2kg/kg Cl,電耗4.2KWh/kg Cl;能耗低于國標質量A等級10%以上,有效氯濃度在5~35℃之間時為0.8%±0.05的有效氯。電解工作陽極5年質保。
2、安全系數高
以鹽為原材料,通過電解方式生成0.8%的次氯酸鈉溶液。無刺激性氣味,腐蝕性低。
屬于低濃度消毒液,告別危險化學品,消除城市重大危險品源,保證消毒效果
氫氣排放濃度<0.7%:遠低于《氫氣安全技術規范》的排放限值,安全可靠
隨州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尺寸
三代污水處理技術。*代污水處理技術——傳統活性污泥法,包括A2/O、SBR及氧化溝等工藝,在我國已經成為主流污水處理技術。其優點是能耗、噸水投資及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但占地大、出水水質差且不穩定,達不到中水回用要求,直接或不達標排放不僅污染水體,也造成水資源的巨大浪費。 第二代污水處理技術——常規MBR污水處理工藝,已經在我國部分大、中城市開始應用。基于膜法的第二代常規MBR污水處理技術由于其占地小、出水水質穩定且能達到回用水標準,在污水資源化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但是由于膜材料價格高導致工程投資大、膜材料結構不合理導致膜壽命低、MBR反應器設計缺陷導致能耗高等三大缺陷使常規MBR運行費用和水處理成本升高,嚴重阻礙了第二代常規MBR的推廣應用。 第三代污水處理技術——在三方面獲得突破:新型低能耗一體化MBR(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結構技術實現了傳統污水處理中厭氧、缺氧、好氧三池合一,生化過程在一個池內完成;新型無機——有機復合膜制備技術;以高度智能化為特點的遠程控制系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