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設備特點:可埋入地表下,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溫,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無污泥回流操作簡單,維修方便。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噪音低,無異味,使用壽命長。
實際應用發現其性價比非常高,硬度大而承受水壓力也大,不易變形,適用于中高排量的污水處理。
其優勢有:碳鋼材質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穩定可靠,同時投加藥劑,節約后續成本,降低運行費用,沉淀效果理想,可獲得較好的出水水質,消毒處理,滅菌率達到99.4%以上,消毒*,產泥量少,五個月左右僅需排一次泥,大限度降低人工操作,同時妥善處理剩余污泥,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采用*的構造方式,大限度減少臭氣擴散。
化學混凝法
洗滌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與油污、塵土顆粒等作用,形成帶負電荷的膠體粒子,比較穩定的存在于水體中,混凝劑加入到這樣的廢水中,發生一系列的水解作用,產生大量的帶有正電荷陽離子及經烴基架橋形成的多核高電荷的配合離子,他們對懸浮膠粒表面的電荷有很強的吸附電中和能力,并且對膠體的雙電層有很強的壓縮能力,使膠體粒子脫穩,后形成高聚合的氧氧化物把污染物吸附沉淀網捕分離出水體。
設備價錢根據設備的處理能力,設備工藝,設備大小,排放標準來技算設備價錢,設備*自產,以批發價銷售放心選夠。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高效能的處理廢水的方法之一。此法始于20世紀中期左右,其與生物濾池-活性污泥組合成新的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在傳統活性污泥的基礎上添加生物填料,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填料生長的生物膜作用下得到去除。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好氧生物膜法,是在生物濾池基礎上廢水與生物填料的充分接觸并采用曝氣頭不斷曝氣,是生物濾池和曝氣池的組合工藝。
隨后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在我國廢水處理領域中快速的發展起來,并廣泛的應用到工業廢水的處理,現今生物接觸氧化法已發展為一種新型生物膜法,它的特點是,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載體的表面上,填料可固定在水中也可懸浮,去除廢水中污染物的原理是廢水與填料的充分接觸,微生物經過一段時間后會在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這種生物膜通過生物氧化等作用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水質較清澈,使出水達到一定的排放標準。
電凝聚法
在電解反應的過程當中,用招質或者鐵質可溶性陽極通以直流電后,陽極材料會在電解過程當中發生溶解反應,形成的金屬陽離子Fe3+和A13+等與溶液中的OH-形成Fe(0H)3A1(0H)3等具有絮凝作用的膠體物質,可促使水中的膠態物質絮凝沉淀,從而實現廢水的污染物去除。同時,電解時在陰極不斷的產生新生態的[H],其還原能力很強,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還原反應,使廢水中的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去除效果好。形成的氫氣,與電解混凝時在陽極釋放的氧氣共同以微氣泡的形式出現。廢水中還有可能存在其他氣體,如CO和C02等,這些氣泡與絮體共聚,產生很好的共凝聚混凝氣浮作用使污染物形成浮渣與廢水分離,從而提高出水水質。總之,電絮凝氣浮去除廢水的污染物的過程是多種協同作用的結果。
關于目前洗滌廢水污染狀況及處理的探討
洗滌廢水是眾多水污染中重要的污染源,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國的大中小洗滌工廠越來越多,排放的污水量劇增。不同規模的洗滌處理廠分布不均勻,再加上傳統的處理工藝落后,不能有效的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進一步加劇了洗滌廢水治理的困難。因此,很有必要找到一種基建投資少、工程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處理效果好、適合我國國情的洗滌污水處理新技術,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緩解了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課題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據洗滌廢水的特點選取合適的工藝,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為今后該工藝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為類似水質的污水深度處理提供一種新思路。這樣既能使污水得以有效處理,為企業減少排污費,保護環境水體不受污染,又能使其適當的回用,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的同時,降低對水體修復的處理費用,進而帶來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消化池的結構尺寸
在確定了所需的消化池的**容積后,就可計算消化池各部的結構尺寸,其一般要求如下:
① 圓柱形池體的直徑一般為6~35m;
② 柱體高徑之比為1:2;
③ 池總高與直徑之比為0.8~1.0;
④ 池底坡度一般為0.08;
⑤ 池頂部的集氣罩,高度和直徑相同,一般為2.0m;
⑥ 池頂*少設兩個直徑為0.7m的人孔。
3、消化池的工藝管道
在消化池中還需要設置多種工藝管道,其中主要包括:① 污泥管:進泥管、出泥管、循環攪拌管;② 上清液排放管;③ 溢流管;④ 沼氣管;⑤ 取樣管;等。
沼氣的收集與利用
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厭氧消化時均會產生大量沼氣;沼氣的熱值很高(一般為21000~25000 kJ/m3,即5000~6000 kCal/m3),是一種可利用的生物能源。
污泥消化過程中沼氣產量的估算:
沼氣成分:一般認為CH4 50~70%,CO2 20~30%,H2 2~5%,N2 ~10%,微量H2S等;沼氣產率是指每處理單位體積的生污泥所產生的沼氣量,即m3沼氣/m3生污泥;產氣率與污泥的性質、污泥投配率、污泥含水率、發酵溫度等有關;當污泥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生污泥含水率為96%時:中溫消化,投配率為6~8%,產氣率可達10~12 m3沼氣/m3生污泥;高溫消化,投配率為6~8%,產氣率可達22~26 m3沼氣/m3生污泥;投配率為13~15%,產氣率可達13~15 m3沼氣/m3生污泥
沼氣的收集:
在沼氣管道沿程上應設置凝結水罐;注意安全;設置阻火器;為防止在冬季結冰引起堵塞,有時在沼氣管上還應采取保溫措施。
一、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的發展簡史
實際上,厭氧生物過程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次有意識地利用厭氧生物過程來處理廢棄物,則是在1881年由法國的所發明的“自動凈化器”開始的,隨后人類開始較大規模地應用厭氧消化過程來處理城市污水(如化糞池、雙層沉淀池等)和剩余污泥(如各種厭氧消化池等)。這些厭氧反應器現在通稱為“代厭氧生物反應器”,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① 水力停留時間(HRT)很長,有時在污泥處理時,污泥消化池的HRT會長達90天,即使是目前在很多現代化城市污水處理廠內所采用的污泥消化池的HRT也還長達20~30天;
② 雖然HRT相當長,但處理效率仍十分低,處理還很不好;
③ 具有濃臭的氣味,因為在厭氧消化過程中原污泥中含有的有機氮或硫酸鹽等會在厭氧條件下分別轉化為氨氮或硫化氫,而它們都具有十分特別的臭味。以上這些特點使得人們對于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厭氧生物過程的興趣大大降低,而且此時利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處理城市污水已經十分成功。
沼氣的貯存與利用:
一般需要采用沼氣柜來調節產氣量與用氣量之間的平衡;調節容積一般為日平均產氣量的25~40%,即6~10h的產氣量;注意防腐、防火。
主要缺點
與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相比,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工藝也存在著以下的缺點:
① 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生化反應過程較為復雜,因為厭氧消化過程是由多種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厭氧微生物協同工作的一個連續的生化過程,不同種屬間細菌的相互配合或平衡較難控制,因此在運行厭氧反應器的過程中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
② 厭氧微生物特別是其中的產甲烷細菌對溫度、pH等環境因素非常敏感,也使得厭氧反應器的運行和應用受到很多限制和困難;
③ 雖然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在處理高濃度的工業廢水時常常可以達到很高的處理效率,但其出水水質仍通常較差,一般需要利用好氧工藝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④ 厭氧生物處理的氣味較大;
⑤ 對氨氮的去除**不好,一般認為在厭氧條件下氨氮不會降低,而且還可能由于原廢水中含有的有機氮在厭氧條件下的轉化導致氨氮濃度的上升。
厭氧消化過程中沼氣產量的估算
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經過厭氧消化能轉化為甲烷和CO2等氣體,這樣的混合氣體統稱為沼氣,產生沼氣的數量和成分取決于被消化的有機物的化學組成,一般可以用下式進行估算。
理論上認為,1gCOD在厭氧條件下*降解可以生成0.25gCH4,相當于標準狀態下的甲烷氣體體積為0.35L;沼氣中CO2和CH4的百分含量不僅與有機物的化學組成有關,還與其各自的溶解度關;由于一部分沼氣(主要是其中的CO2)會溶解在出水中而被帶走,同時,一小部分有機物還會被用于微生物細胞的合成,所以實際的產氣量要比理論產氣量小。
如今,鋁主要通過使用納米顆粒來進行強化,但是該過程非常昂貴且費時,而且后結果可能也并不盡如人意。例如,可能強度只增加了5%至20%,塑性等指標卻下降了10%甚至幾倍。此外,納米粒子本身就太大,有100納米至1-2微米,而它們的體積百分比都非常小。
洗衣機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