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醫(y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專業(yè)生產
醫(yī)院醫(y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專業(yè)生產適用范圍
適用于:住宅小區(qū)別墅區(qū)、醫(yī)院療養(yǎng)院、辦公樓、商場、商業(yè)街區(qū)、賓館、飯店、機關學校、、機關單位、
海港碼頭、物流園區(qū)、工業(yè)園區(qū)、高速公路服務區(qū)、鐵路、新農村、旅游點、公園、名勝古跡等旅游風景區(qū)、村鎮(zhèn)、
農莊、電廠住宅區(qū)、村莊、集鎮(zhèn)、車站、飛機場、、船舶、工廠、礦山;水產加工廠、牲蓄加工廠、乳品加工廠、
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化工、鐵路、屠宰場、塑膠、治金、建材、農業(yè)、機械、燈飾、玩具、涂料、
體育館、運輸業(yè)、倉儲業(yè)、生物技術、制藥、新材料、光電子、納米、新能源等等行業(yè),并且對場地、環(huán)境要求較高
場所.
醫(yī)院醫(y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專業(yè)生產工藝介紹
1、 無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裝置
即改進型化糞池,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厭氧水解池 —— 厭氧過濾池—— 氧化溝——出水
厭氧水解池即為國標化糞池,厭氧過濾池即為厭氧接觸氧化池,內置填料,氧化溝即利用排水溝及強制通風,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污水中的過程為自然進行。這一污水處理工藝適宜單個住宅樓的生活污水處理,且可與國標化糞池組合使用,其zui大的優(yōu)點是運行費用為零。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該工藝適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處理工程,可在較為富裕的農村地區(qū)使用。
2、 A/O法
即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前處理——厭氧水解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過濾池——出水污泥回流,設計要點:
A:厭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厭氧池下部為污泥床區(qū),污泥床厚度通??刂圃?~1.2M之間,進水系統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tài)。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g/l,則污泥負荷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采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為培養(yǎng)微生物的不同的優(yōu)勢菌種,將接觸氧化池分為兩格是行之有效的。*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2.5小時,有機負荷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1.5小時,有機負荷0.768kgBOD5/m3.d。A/O法的主要特點是: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存在污泥膨脹;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處理工藝,原理上是相似的。
3、S BR法
即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優(yōu)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應用于污水處理工程中。S BR法中曝氣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厭氧、好氧也在同一池進行。其運行操作由流入、反應、沉淀、排放、待機五個工序組成。通過調節(jié)每個工序的時間,可達到除磷脫氮的效果。 前處理——S BR反應器 ——過濾——出水污泥處置設計要點:理論上S BR反應器的容積負荷有一個較在的范圍,為0.1~1.3 kgBOD5/m3.d,但為安全計,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zui高水位和zui低水位,zui高水位即反應時的水位,zui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結束時的水位,zui低水位必須保證在排水在此水位時,沉淀污泥不隨上清液而流失。S BR工藝的主要特點有:出水水質較好;占地少;不產生污泥膨脹;除磷脫氮效果好。
4、氧化溝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其池體狹長,故稱為氧化溝。氧化溝有多種構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羅塞式;B:奧巴爾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溝;D:曝氣—沉淀一體化氧化溝。
氧化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其規(guī)模從每日幾百立方米至幾萬立方米,工藝日趨完善,其構造型式也越來越多。其主要特點是:進出水裝置簡單;污水的流態(tài)可看成是*混合式,由于池體狹長,又類似于推流式;BOD負荷低,處理水質良好;污泥產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齡長,具有脫氮的功能。
設計要點: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5000mg/l;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去除BOD5時,取5~8天,當要求硝化反應時取10~30天;水力停留時間為20、24、36、48h,根據對處理水水質要求而定;BOD—SS負荷(Ns)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積負荷(Nv)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為50~150%;混合液在渠內的流速為0.4~0.5m/s;溝底流速為0.3 m/s。
5、人工生物凈化 人工生物凈化,是人為的創(chuàng)造條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馴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質新陳代謝降解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對生活污水二級處理的主體工藝。主要優(yōu)點為:處理效果穩(wěn)定,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jié)處理效率,處理工藝占地面積小。主要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或氣浮)一生物膜法一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活性污泥法)一曝氣池(氧化溝)一沉淀(或氣浮)一消毒一出水。
6、自然生物凈化處理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主要優(yōu)點為:投資低(征地費l萬元/hm 的情況下)、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需要的操作人員少??梢詥为毷褂?,也可相互組成聯合處理系統。主要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氧化塘(土地處理)一快速滲濾(滿速滲濾、地表漫流)。
7、人工生物凈化和自然生物凈化 在土地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便宜的城鎮(zhèn),采用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相結合的方法,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有其實際意義。
主要處理工藝為: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曝氣氧化塘一土地處理(農業(yè)灌溉)曝氣氧化塘與土地處理都具有運行費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簡單等優(yōu)點。曝氣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蟲。
8、管道處理工藝 管道處理工藝是利用輸送污水的掛表到加壓作為處理設備,并在管內充癢,使污水在輸送過程中進行生物處理,以減輕管道末端污水處理廠的負擔。生活污水處理廠只需建設沉淀池,不用活性污泥回流,管道處理能力可在較大范圍內靈活變化,與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較,可節(jié)約投資40%,運轉費用低,適用與污水輸送距離較遠的城市(管道長度需6km—l 0km)。
9、生物膜自然凈化工藝 生物膜自然凈化是移植生物膜技術,采用厭癢菌和兼性菌處理生活污水。具有運行費用低,幾乎不耗能的特點,適合在旅游區(qū)和居民區(qū)生活污水處理中采用。
10、深井曝氣 深井曝氣是以一深井為曝氣池的高效率活性污泥工藝,井直徑lm 一6 m ,深度50m一100m。一般利用廢井進行改造,投資費用較低。深井曝氣具有很高的充癢能力,并能維持很高的混合液污泥濃度,處理效率較普通曝氣法提高約5倍,電耗節(jié)省40%-50%。其主要優(yōu)點是高效、低耗、占地少,是目前國內推廣應用較好的處理方法。
醫(yī)院醫(y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專業(yè)生產方法分類
廢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不能預期只用一種方法就可以將所有的污染物都去除干凈,因此水處理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分類原則,通常對廢水處理方法可做如下分類。
1.按廢水處理的程度來分類
一般劃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深度處理、高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是預處理,多采用物理方法或簡單的化學方法(如初步中和酸堿度)去除廢水中的懸浮固體、膠體、懸浮油類等污染物。一級處理的處理程度低,一般達不到規(guī)定的排放要求,尚須進行二級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是清楚可分解或氧化的呈膠狀或溶解狀的有機污染物,多采用較為經濟的生物化學處理法。廢水經過二級處理之后,一般可達到排放標準,但可能會殘存有微生物以及不能降解的有機物和氮、磷等無機鹽類,它們數量不多,通常對水體的危害不大。
三級治理又稱深度治理,只在有特殊要求時方才采用。它是將二級治理后的廢水,再用物理化學技術做進一步的處理,以便去除可溶性的無機物和不能分解的有機物,去除各種病毒、病菌、磷、氮和其它物質,后達到地面水、工業(yè)用水或接近生活用水的水質標準。
醫(yī)院醫(y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專業(yè)生產注意事項
1、所有設備試運行開始時應有供貨廠家技術人員在場。
2、污水站所有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后上崗。
3、調試運行開始后,應對整個系統進行定期巡回檢查,及時排除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尤其是反應池,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一定要保證此階段SBR反應器運行條件的穩(wěn)定,避免進水濃度、懸浮物、酸堿度的較大波動,而給SBR反應器造成較大的沖擊負荷,導致污泥惡化。
(2)、運行過程中,每運行周期一定要至少測量一次DO、pH、SV水質指標。改變污染物濃度前、后一定要監(jiān)測反應器中及要進入反應器的水質的全套指標,重點CODcr、SS、pH ,保證反應器中污泥負荷的合理性。
(3)、每次改變污水加入量的初期一定要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記錄其適應時間,為下次污水加入量的改變提供參考依據。
(4)、當污泥SV%=30時,要少量排泥。
4、所有加藥設備應隨污水同時進入相應工序,杜絕不加藥或加藥量不足的情況發(fā)生。
5、藥品原料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堆放,用后放回原處,不能混合堆放,以免發(fā)生以外。
6、加藥間應保證通風良好。
7、所有參加調試人員必須作好運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