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電解法是重金屬離子廢水處理方法中比較理想的處理技術,污泥的生成量較少,可有效去除并回收重金屬離子。一般應用于濃度較高或單一的重金屬離子廢水。
龍安泰微電解法通過規整型填料,溶液中形成Fe/C原電池,產生一系列的電極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使金屬離子通過沉淀去除,且反應過程中生成·OH與溶液中的Fe2+形成Fenton體系,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進一步去除。微電解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反應時間短、處理后增強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等優點,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利用動態流化床處理裝置處理含重金屬鉻廢水,研究顯示該裝置對Cr(VI)的去除率可達*,結合臭氧處理工藝后,有機物(苯胺)的去除率在80%以上,COD去除率達90%以上。
FengJu等利用Fe/C內部微電解去除水溶液中的EDTA-Cu,研究提出了以陽極產生的Fe2+基礎的新的機理:1)在陽極產生的Fe2+易被氧化為Fe3+,EDTA-Cu中的螯合銅首先被Fe3+取代(Fe(Ⅲ)-EDTA和Cu-EDTA的穩定常數分別為1025.2和1018.80),釋放到溶液在的Cu2+和陰極產生的OH-生成沉淀;2)產生的Fe2+混凝劑前體物進入溶液,隨后產生活性氫氧化鐵在微電解輔助下通過混凝去除EDTA螯合銅離子,同時在新產生的氫氧化鐵上產生吸附和共沉淀。研究結果表明在運行條件下銅的去除率為98.2%,而EDTA的去除率只有32.3%。鐵屑內電解法能有效的去除重金屬離子,但要同步處理電子垃圾廢水中的有機物,仍需要與其他工藝進行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