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噸污水處理一體機貨源
豎流式沉淀池池體呈圓形或方形,污水從中心管的進口進入池中,通過反射板的阻攔向四周分布于整個水平斷面上,緩慢向上流動。沉降速度大于水流上升速度的懸浮顆粒下沉到污泥斗中,上清液則由池頂四周的出水堰口溢流到池外。
豎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為保證池內水流的自下而上垂直流動、防止水流呈輻流狀態,圓池的直徑或方形的邊長與沉淀區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不大于3,池子的直徑一般為4-7m,不超過10m。圓池直徑或方形池邊長D≤7m時,沉淀出水沿周邊出水;≥7m時,應增加輻射式集水支渠。
(2)水流在豎流式沉淀池內的上升流速為0.5-1mm/s,沉淀時間為1-1.5h。中心管內的流速一般應大于100mm/s,其下出口處設喇叭口或反射板。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直徑及高度均為中心管直徑的1.35倍,反射板直徑為喇叭口直徑的1.3倍,反射板表面與水平面的傾角為17°。
(3)喇叭口下沿距反射板表面的縫隙高度為0.25-0.5m,作為初沉池時縫隙中的水流速度應不大于30mm/s,作為二沉池時縫隙中的水流速度應不大于20mm/s。
(4)錐形貯泥斗的傾角為45°-60°,排泥管直徑不能小于200mm,排泥管口與池底的距離小于0.2m,敞口的排泥管上端超出水面不能小于0.4m。浮渣擋板淹沒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25m,距集水槽0.25-0.5m。
為了更好地使用調理劑,應注意以下事項:①充分了解和掌握被處理污泥的性質(濃度、成分等),②試驗確定適合于污泥性質和脫水機性質的調理劑種類,③試驗確定調理劑的注入點、反應條件、投加量等,④根據調理劑的性質確定調理劑的溶解、儲存等使用方法。
一般來說,無機調理劑適用于真空過濾脫水和板框壓濾脫水,而有機調理劑則較適用于離心脫水和帶式壓濾脫水。在使用離心脫水機和帶式壓力脫水機時,為了形成不易破碎的粗大絮凝物,一般使用分子量在10萬、甚至100萬以上的陽離子系列高分子調理劑。
同時還要注意,由于離心脫水機是在2000~3000G的高離心力下進行固液分離,使用分子量越大的高分子調理劑,越容易形成堅固的絮凝物,越有利于脫水;而對帶式壓濾脫水機來講,分子量過高時,調理劑的部分粘性會殘留在絮凝物上,從而導致濾餅在濾布上的剝離性較差。就陽離子調理劑而言,對于同樣污泥,和離心脫水機相比,帶式壓力脫水機要求調理劑的陽離子度較高、而投加量較少。
2噸污水處理一體機貨源
一般來說,污泥濃度高時,使用高分子量的調理劑效果較好,而污泥濃度低時,使用分子量較低的調理劑效果較好。
廢水生物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的性質相同,其主要成分是微生物的絮凝物,一般帶有負電荷,因此為使剩余污泥凝聚,好使用陽離子的調理劑。當前使用較多的陽離子調理劑是聚丙酰胺的共聚物或氨基甲基化變性物,通過調整陽離子變性條件,可得到不同陽離子度的調理劑。根據陽離子度的不同(可用膠體滴定法測定),陽離子調理劑可分為高、中、低陽離子度調理劑。
28.脫水劑、調理劑與絮凝劑、助凝劑的關系是什么?
脫水劑是對污泥進行脫水之前投加的藥劑,也就是污泥的調理劑,因此脫水劑和調理劑的意義是一樣的。脫水劑或調理劑的投加量一般都以污泥干固體重量的百分比計。
絮凝劑應用于去除污水中懸浮物,是水處理領域的重要藥劑。絮凝劑的投加量一般以待處理水的單位體積內投加的數量來表示。
脫水劑(調理劑)與絮凝劑、助凝劑的投加量都可以稱為加藥量。同一種藥劑既可以在處理污水時應用為絮凝劑,又可以在剩余污泥處理過程中應用為調理劑或脫水劑。
4、輻流式沉淀池
輻流式沉淀池內水流的流態為輻流型,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邊進入沉淀池。
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淀池的進水管懸吊在橋架下或埋設在池體地板混凝土中,污水首*入池體的中心管內,然后在進入沉淀池時,經過中心管周圍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勻地向四周輻射流動,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有刮泥機或掛吸泥機掛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邊進水輻流式沉淀池進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間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與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淀池相同。
基本要求如下:
(1)進、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周邊進水中心出水和周邊進水周邊出水三種形式。
(2)刮泥機的旋轉速度一般為1-3r/h,外周刮泥板的線速度不能超過3m/min,通常采用1.5m/min。
(3)周邊進水的輻流式沉淀池效率較高,與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淀池相比,表面負荷提高1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