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處理20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1、工藝設施
(1)格柵渠
設置目的:
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漂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設計參數:設計流量 1.1m3/h
柵前水深 0.40m
渠道寬度 500mm
渠 數: 1格
(2)調節池:
設置目的:
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總停留時間不小于10小時。
每天處理20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設計特點:
調節池設計為鋼砼結構。
工藝設計參數:1.1m3/h
水力停留時間 10h
池體有效容積:11m3
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2臺
本污水中有機成分比較高,可生化性好,因此采用RCYTH-1水處理設備是經濟的。RCYTH-1污水處理設備是采用有機負荷較低的AO生物處理工藝,不僅能夠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對總氮去除率可達80%。磷的去除率可達50%,處理效果令人滿意。本埋地式污水處理系統是集性、無噪音、微電腦全自動控制技術,埋地式等處理技術為一體的*產品。分述如下:
(1)*生物處理池(厭氧池)
設置目的: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于后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設計特點:內置高效生物彈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時可調節成為O級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時間,提高處理效率。
(2)O級生物處理池(生物接觸氧化池)
設置目的:
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