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次氯酸鈉發生器技術標準
次氯酸鈉發生器是水處理消毒殺菌設備的一種,該設備以食鹽水作為原材料,通過電解反應產生次氯酸鈉溶液。
次氯酸鈉是強氧化劑和消毒劑,它是通過取源于廣泛價廉的工業鹽或海水稀溶液,經無隔膜電解而發生的。為確保次氯酸鈉質地新鮮和有較高的活性。保證消毒效果,本裝置一邊發生,一邊將發生的次氯酸鈉投加使用。它與氯和氯的化合物相比,具有相同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鈉發生器注意事項
一、本設備投入運行前應檢查各部位接管的密封性和各閥門的開閉狀態,應特別注意背后排氫氣口的接管是否暢通地導出室外,嚴禁直接排在設備間內。
電解工作時每制取消毒劑有效氯1000克,氫氣排出體積約380升(常壓下)。
二、嚴禁在冷卻水斷水狀態下啟動直接電源,嚴禁在直流電源給電進行電解的同時,抽空循環槽鹽液。
三、整流器工作時應注意柜內冷卻風機保證正常運轉散熱,避免電器元件過熱,風機出現故障,嚴禁啟動直流電源。
四、經常檢查電解槽接銅排與直接電線輸入接頭,保證接觸良好,如有腐蝕,應除去銅綠直至更換。否則,會因導電不良而使電解槽產生過熱現象。
珠海次氯酸鈉發生器技術標準
單就次氯酸鈉發生器來說,國家已于1990年1月12日發布了GB 12176-1990 國家標準。是一種已經認可、技術非常成熟、工作十分穩定、并有資料可查詢的產品。諸多實際應用已經證明,次氯酸鈉發生器是一種運行成本很低、藥物投加準確、消毒效果的設備。目前,次氯酸鈉發生器作為一種安全實效的常規水處理設備已引起全社會各個部門的高度重.
酸洗:發生器累計運行250小時需酸洗一次,根據水質情況相應延長或縮短酸洗周期,酸洗時,先打開所有排空閥門,把管道中的積存鹽水排掉,然后打開進酸閥門和出酸閥門,直到出酸放空管有機管流出酸水后,關閉進酸閥門,待酸水在電極管中浸泡1—2小時后再把酸水排掉,然后再反沖洗一次,一般*調配濃度為10%左右。
次氯酸鈉發生器安裝要求
1、設備布置于混凝土基礎上,尺寸見圖,電控柜與設備間距以400mm為宜。
2、設備間應按裝通風換氣扇及地漏。
3、設備進水管徑DN20, 壓力不低于0.25Mpa, 出次氣酸鈉口DN20.
4、消每池與設備間距離不宜過遠,一般不超過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