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備30噸/時成套供應
調節池容量及污水停留時間的設計:調節池的容量取決于日排水量及排水量的變化規律,對于不同功能的構筑物,日排水量及其排水規律有很大差異,根據“(JISA3302-1988)標準不同用途建筑物合并處理凈化槽(即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服務人數建設標準”計算,部分公共建筑每100立方米建筑面積每日污水標準如下(噸):公共住宅1.0,影劇院1.6,賓館3.0,飲食店11-26,辦公樓1.6,集體宿舍1.4,而各種建筑物的污水變化規律如圖(略)。
在設計前已具備準確的污水量和水量變化曲線情況下,可用圖解法求得理論調節容積,國內對各種建筑物的污水處理量及變化規律還沒有準確的實地調查數據,故目前一般按平均小時流量的倍數即調節池停留時間的經濟值只來確定調解池容積。也可按下式計算調節池容積V:
V=(Q/T-K*Q/24)*TV-設計污水量(立方米/day);T-建筑物排水時間(hr/day);K-流量調節比(調節池出水流量與日平均流量之比)如某辦公樓Q=400立方米/day,T=10hr/day,k=1.5,則V=(400/10-1.5*400/24)*10=150立方米,相當于停留時間t=150/400/24=9hr。
AO工藝特點:
(a) 流程簡單,無需外加碳源與后曝氣池,以原污水為碳源,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設內循環,以原污水中的有機底物作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應充分;
(c) 曝氣池在后,使反硝化殘留物得以進一步去除,提高了處理水水質;O段的前段采用強曝氣,后段減少氣量,使內循環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證A段的缺氧狀態。
(d) A段攪拌,只起使污泥懸浮,而避免DO的增加。
污水處理設備的具體設施現分別論述如下:
初沉池:該設備初沉池為堅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6-0.7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WSZ-A0.5-5m3/h不設初沉池)
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備30噸/時成套供應
工藝流程特點
1. 通過采用接觸氧化法,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而且剩余污泥少;
2. 設置事故旁通,以供緊急,特殊情況下使用;
3. 通過對沉淀池表面負荷,有效水深,滑泥斗傾角等設計參數的合理選擇,從而提高了固液分離的效果;
4. 噪聲源主要來自機電設備,本設計采用的液下潛污泵和回轉式鼓風機,并采取有效的消聲、隔音、減振等措施,噪聲能控制在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二類標準(白天≤60dB,夜間≤50dB);
5.設計的各個系統均是全封閉結構, 廢氣通過管道集中過濾后高空排放。
6.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為了避免環境對污水處理生物過程產生影響,盡可能地減少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減少地表面面積的使用,同時使設備運行操作簡便,整個污水處理系統設置于凍土層以下,即采用地下式建筑。
7.接觸氧化采用立體彈性填料,結膜快,脫膜容易且有效利用率高,曝氣采用微孔曝氣,污水循環速度快,溶解氧均勻,且每套建筑都備有檢修孔,以應急排除故障,檢修孔高度可根據當地凍土層確定。
8.風機和水泵均采取兩臺交替使用的方式,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設備設計*次大修理周期為10年。
9.系統控制為微機控制,同時外接電流傳感器和故障處理電路,可同時控制水泵、風機、進氣電磁閥等,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具有自動保護功能,同時還配合手動控制裝置。
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水質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BOD5平均200mg/1,出水BOD5按20mg/1設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
污水處理設備設備特點
1、該設備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有機污水。
2、設備的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接觸氧化工藝,并比活性污泥地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澎漲。
3、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用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4、全套設備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有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全部裝置設備于地表以下。
5、整個處理設備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6、不需要壓縮容器。空氣壓縮機和循環泵等設備,從而大大減少了投資費用。
7、所需動力低,維修和人工操作少。
8、如該設備用于寒冷地帶,可把檢查孔加高,使設備埋沒在凍土以下。
工藝特點:
①用分段法提高凈化能力。生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有機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存在細胞內進行生物合成,這個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階段的生化過程以氧化為主,速度較慢。
②用加接觸層的辦法來提高沉淀池效率。對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辦法,而對細小的懸浮物采取濾層截留的辦法,沉淀池取上升流速6.5~7.5m/h;澄清區停留15min。
③接觸氧化工藝只需0.5~1.0h就可以達到活性污泥工藝8h的效果。主要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為兩段,沉淀池加接觸層,接觸氧化池分離下來的污泥含有大量氣泡,宜采用氣浮法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