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節能環保
傳統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技術處理碳源充足、氮負荷較低的廢水,處理成本低、效果相對穩定,被污水處理廠廣泛采用。然而,對于垃圾滲濾液、養殖廢水等低C/N比、高氨氮濃度廢水的脫氮處理,往往因碳源不足,自養硝化菌富集困難等問題難以達到理想的脫氮效果。以亞硝酸鹽為核心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部分硝化-厭氧氨氧化等脫氮技術可克服傳統硝化反硝化脫氮技術的不足,但亞硝化過程的控制是短程生物脫氮*的部分,是實現短程脫氮的關鍵。
厭氧氨氧化對進水底物要求嚴格,而眾多高氨氮廢水中缺乏亞硝酸鹽基質,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應用,具有亞硝化性能的顆粒污泥有望解決這一難題。好氧顆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有利于截留微生物,易富集功能性微生物,再加上特定的空間結構,微生物種群豐富,耐沖擊能力強,占地面積小,運行維護費用低,往往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高含鹽度廢水及多種工業廢水處理。當然,好氧顆粒特殊的空間結構,能有效截留生長緩慢的自養微生物,也有利于不同功能脫氮微生物的富集,可實現特定的氮轉化和亞硝酸鹽積累。
本研究探索好氧顆粒污泥部分硝化性能快速提升方法以及運行參數如負荷、pH、進水C/N關鍵性因子對部分亞硝化性能的影響, 探索以好氧顆粒污泥實現穩定亞硝化為厭氧氨氧化提供理想基質的可能性,為新型脫氮工藝處理低C/N比、高氨氮廢水提供技術參數和理論指導。
實驗用水與接種污泥
原水為人工配制的模擬廢水,其中以氯化銨為氮源(100~500 mg?L−1,以N計)、乙酸鈉為碳源(200~1 400 mg?L−1,以COD計),使用*調控進水pH為7.0~8.0。接種污泥來自于實驗室培養具有亞硝化性能的好氧顆粒污泥,進水C/N為1,進水氨氮濃度300 mg?L−1,容積負荷為1.02 kg?(m3?d)−1的條件下運行,出水COD和NH4+-N去除率均在90%左右。顆粒污泥平均粒徑為2~2.5 mm。接種時,污泥放置1個多月,顆粒污泥平均粒徑為2~2.5 mm,表面呈黑灰色。在SBR中接種沉降后濃縮的好氧顆粒污泥700 mL左右,加水至有效容積為4 L后,反應器內污泥濃度為5.09 g?L−1。
以上就是焦作市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節能環保的簡單介紹,詳情請咨詢劉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