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詳細介紹
酸堿中和凈水設備
1.使用原料:
鹽酸+酸鈉、亞酸鈉+酸
2.系統組成:
污水處理設備由供料系統、反應系統、控制系統、水流量控制系統、安全系統、混合吸收系統
3.性能特點:
1).產出消毒液純度高,二氧化氯含量大于98%。
2)轉化率高,原材料轉化率95%。
3) 高檔進口計量泵控制加藥,計量精確,背壓閥背壓防止虹吸。
4) 設計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
5)占地面積小(或不占地)。
6) 調節水流量計和計量泵能產出各種不同濃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特別適用于食品生產企業,各道工序對二氧化氯消毒液不同濃度的需求
4.工作環境:
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適用于常壓(或微壓),投加高度小于4米,投加管道小于100米的條件,現場壓力水源為0.25-0.4MPa且恒定,安裝現場有排水,通風條件,安裝現場面積較小或無地面安裝位置。
5.運行成本:
生產1克有效氯消耗氯酸鈉2.5g,鹽酸2.3g,折合人民幣0.035元。
控制方式:手動控制、電動控制。
6.適用范圍:
實驗室污水、自來水廠消毒、醫院污水消毒、印染廢水的去色漂白、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生活飲水的消毒等
酸堿中和凈水設備
酸性廢水處理
酸性廢水的處理可分為三類:酸性廢水與堿性廢水混合、投藥中和及過濾中和。
(一)中和法
就是使廢水進行酸堿的中和反應,調節廢水的酸堿度(pH值),使其呈中性或接近中性或適宜于下步處理的pH值范圍。
1.均衡法
以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混合中和為目的,即在均衡池中將沒有懸浮雜質的酸性和堿性廢水相混合。由于工業廢水的水量和水質一般是不均衡的,往往隨生產的變化而變化。為了進行水量的調節和水質的均和,減小高峰流量和高濃度廢水的影響,需設置足夠容積的均衡池(酸堿廢水存儲池)作為預處理的一種設施或中和設備。酸堿廢水存儲池容積根據酸堿廢水周期大排放量考慮,內壁應有防腐、空氣攪拌混合措施。若廢水中和后達不到規定的pH值時,還需稍加廢酸或廢堿進行適當的調節。
(二)pH值直接控制法
對于酸性廢水,常用藥劑法和過濾法進行中和。
1.投藥中和法
強酸性廢水采用的藥劑有石灰、廢堿、石灰石和電石渣等,但常用的是將石灰制成乳液濕投,石灰乳的投加濃度一般般為10%以Ca (OH) 2計〕,超過此濃度輸送比較困難,容易沉淀。
石灰石粉碎成細粒后干投時,處理流程中包括廢水調節池、石灰乳配制槽或石灰石粉碎機、投藥裝置、混合反應池、沉淀池以及污泥干化床等。在混合反應池中,應進行必要的攪拌,防止石灰渣的沉淀。同時,廢水在其中的停留時間一般不大于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