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口地熱井市場價格多少錢、地熱資源是近幾年國家倡導大力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很多人對于地熱資源的概念、來源、分類、開發利用等還不夠了解。公司作為VCT成像深部地熱構造探測儀的研制廠家,有義務為大家系列介紹有關地熱資源的知識、助推地熱能的加速開發利用。“地熱”是地熱資源的簡稱,常指能夠經濟地為人類所利用的地球內部的熱能量資源。地球內部蘊藏有由放射性物質衰變作用等原因所產生巨大的熱,地核本身就是一個由地殼和地幔層包裹著的“大熱球”,時時刻刻通過各種方式向地球表面傳播熱量并散發到大氣中。地球表面上可看到的火山噴出的熔巖溫度高達1200oC~1300oC,天然溫泉的溫度大多在60oC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oC~140oC。這足以說明地球內部是一個龐大的熱庫。
蘊藏著巨大的熱能。這種熱能傳播到地表或傳至人們可以采集到的地殼上層,就形成了人類可以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一種自然熱能,傳播到人類可以開發利用的地殼深度以上就成為了地熱資源。和煤、石油、天然氣及其它傳統礦產資源不一樣,地熱能與太陽能、風能等都屬于可再生能源,相對而言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且,地熱能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隨時都在、到處都有。地熱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前景十分廣闊。關于地熱的來源,有多種假說。主流假說認為,地熱主要來源于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產生熱能,有人估計,在地球的歷史中,地球內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變而產生的熱量,平均為每年5萬億億卡路里。還有一種假說認為,地熱來源于地球自轉產生的旋轉能以及重力分異、化學反應,巖礦結晶釋放的熱能等。
除此之外,在地球形成過程中,這些熱能的總量超過地球散逸的熱能,當形成巨大的熱儲量上升到低溫、剛硬的巖石圈底部時,受到巖石圈的阻擋而逐漸積累起來,使地殼局部熔化形成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從而導致該部位終形成溫度高達1300oC以上的軟流層。現已基本測算出,地核的溫度達6000oC,地殼底層的溫度達900-1000oC,地表常溫層(距地面約15~30米)以下的地溫隨深度增加而增高。不同地區的地熱增溫率有一定差異,一般定義國內的地熱平均增溫率約為3oC/100米,接均增溫率的稱正常溫區,高于平均增溫率的地區稱地熱異常區。人們通常所說的地熱大部分是以水為介質從地下將其帶到地面上的。一般定義:溫度高于150℃的地熱稱為高溫地熱,溫度在90~150℃之間的稱為中溫地熱,溫度在25~90℃之間的稱為低溫地熱。
水的臨界溫度為374.15℃,由于不同地區地下各深度層的壓強、溫度、構造都不同,地殼深部水升至地表后的溫度差異也會很大,所形成的地熱資源類型亦不相同。根據地熱資源的性質和賦存狀態可將其分為:水熱型、地壓型、干熱巖型和巖漿型四類。水熱型地熱資源又可進一步劃分為蒸汽型和熱水型地熱資源,它是指地下儲有大量熱能的蓄水層,是現在開發利用的主要地熱資源。地壓型地熱資源是指以高壓水的形式儲存于地表以下2000~3000米深的沉積盆地中、并被不透水頁巖所封閉的巨大熱水體,其除熱能之外往往還貯存有甲烷之類的化學能及高壓所致的機械能,能量潛力巨大但尚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干熱巖型地熱資源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沒有水或蒸汽的熱巖石,其溫度介于150℃~650℃之間;巖漿型資源是指蘊藏在熔融狀和半熔狀巖漿中的巨大熱能,其埋藏部位深,溫度高達6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