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離過程頻繁發生,使電子和陽離子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數值時,物質的狀態也就起了根本的變化,它的性質也變得與氣體*不同。為區別于固體、液體和氣體這三種狀態,我們稱物質的這種狀態為物質的第四態,又起名叫等離子態。
低溫、高溫等離子的不同在哪
按等離子體焰溫度分:
(1)高溫等離子體:溫度相當于108~109 K*電離的等離子體,如太陽、受控熱核聚變等離子體。
(2)低溫等離子體: 熱等離子體:稠密高壓(1大氣壓以上),溫度103~105K,如電弧、高頻和燃燒等離子體。 冷等離子體:電子溫度高(103~104K)、氣體溫度低,如稀薄低壓輝光放電等離子體、電暈放電等離子體、 DBD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索梯放電等離子體等。
等離子體可分為兩種:高溫和低溫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溫度可分別用電子溫度和離子溫度表示,兩者相等稱為高溫等離子體,不相等則稱為低溫等離子體。
自然界的等離子體大多屬于高溫等離子體,其離子溫度與電子溫度基本相等,屬于熱平衡等離子體,其整體溫度可達6000℃以上。
而被輕度電離的等離子體,由于其內部各種粒子(電子、離子、中性的原子、分子等)質量不同、運動速率不同,所以它們產生的溫度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說整個等離子體處于非熱平衡狀態,一般來說當這種等離子體溫度處于200℃以下時,被稱之為低溫等離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