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漆涂裝廢氣成分分析:
噴漆廢氣的形成及主要成分
噴漆工藝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電氣設備、家電、船舶、家具等行業。
噴漆原料——油漆涂料由不揮發份和揮發份組成,不揮發份包括成膜物質和輔助成膜物質,揮發份稀釋劑是用來稀釋油漆,達到漆物表面光滑美觀的目的。
油漆噴涂過程中主要產生漆霧和有機廢氣污染,油漆在高壓作用下霧化成微粒,在噴涂時,部份油漆未到達噴漆物表面,隨氣流彌散從而形成漆霧;有機廢氣來自稀釋劑的揮發,有機溶劑不會隨油漆附著在噴漆物表面,在噴漆和固化過程將全部釋放形成有機廢氣(有文獻報道可達上百種揮發性有機物,分別屬于烷烴、環烷烴、烯烴、芳香類化合物、醇、醛、酮、酯、醚及其他化合物)。
噴漆涂裝廢氣處理方法選擇:
選擇有機的處理方法,總體上應考慮以下因素:有機污染物的類型及其濃度、有機的排氣溫度和排放流量、顆粒物含量以及需要達到的污染物控制水平。
1、噴漆常溫的處理
來自噴漆室、晾置室、調漆間和面漆污水處理間的廢氣為低濃度、大流量的常溫廢氣,污染物的主要組成為芳香烴、醇醚類和酯類有機溶劑。對照GB16297《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這些廢氣的濃度一般在排放限值以內,為應對標準中的排放速率要求,多數汽車廠采取高空排放的辦法。這種辦法雖然可以滿足目前的排放標準,但廢氣實質上是未經處理稀釋排放,一條大型的車身涂裝線每年排放的氣體污染物總量可能高達數百噸,對大氣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
為從根本上減少廢氣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聯合利用幾種廢氣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但大風量的廢氣處理成本很高。目前,國外較為成熟的方法是,先將濃縮(用吸附-脫附轉輪將總量濃縮15倍左右),以減少需處理的總量,再采用破壞性方法對濃縮的廢氣進行處理。國內也有類似的方法,先采用吸附法(活性碳或沸石作吸附劑)對低濃度、常溫噴漆廢氣進行吸附,用高溫氣體脫附,濃縮的廢氣采用催化燃燒或蓄熱式熱力燃燒的方法進行處理。低濃度、常溫噴漆廢氣的生物處理方法正在研發之中,國內現階段的技術尚不成熟,但值得關注。為真正減少涂裝廢氣公害,還需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如采用靜電旋杯等手段提高涂料的利用率、發展水性涂料等環保涂料等。
2、烘干廢氣處理
烘干廢氣屬于中、高濃度的高溫廢氣,適合采用燃燒的方法處理。燃燒反應都有3個重要參數:時間、溫度、擾動,也即燃燒3T條件。廢氣處理的效率實質上是燃燒反應的充分程度,取決于燃燒反應的3T條件控制。RTO可以控制燃燒溫度(820~900℃)和逗留時間(1.0~1.2s),并保證必要的擾動(空氣與有機物充分混合),的處理效率可達99%,并且廢熱率高,運行能耗較低。日本及國內的多數日資汽車廠通常采用RTO對烘干(底漆、中涂、面漆烘干)廢氣進行集中處理。例如,東風日產乘用車花都涂裝線采用RTO集中處理涂裝烘干廢氣效果很好,*排放法規要求。但由于RTO廢氣處理設備一次性投資較高,用于廢氣流量較小的廢氣處理時不經濟。
對于已建成的涂裝生產線,需增加廢氣處理設備時,可采用催化燃燒系統和蓄熱式熱力燃燒系統。催化燃燒系統投資小、燃燒能耗低。
一般來說,采用把/鉑作為催化劑可將氧化大多數有機廢氣的溫度降到315℃左右。催化燃燒系統可以用于一般的烘干廢氣處理,特別適用于烘干電源采用電加熱的場合,存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催化劑中毒失效。從一些用戶的使用經驗來看,對一般的面漆烘干廢氣,通過增加廢氣過濾等措施,可以保證催化劑的壽命為3~5年;電泳漆烘干廢氣容易造成催化劑中毒,所以電泳漆烘干廢氣的處理應慎重采用催化燃燒方式。
鎮江噴涂廢氣處理設備:
水噴淋+活性炭吸附脫附+冷凝回收法
利用噴淋塔除去漆霧和可溶于水的物質,再經過干式過濾器,進去活性炭吸附裝置,等活性炭吸附滿的時候,再脫附(脫附方法有蒸汽脫附、電加熱脫附、氮氣脫附),將處理后的廢氣吸附濃縮后冷凝,冷凝液經分離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該法用于濃度高、溫度低、風量小的廢氣處理。
鎮江噴涂廢氣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種多孔性的含碳物質,它具有高度發達的孔隙構造,活性炭的多孔結構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能與氣體(雜質)充分接觸,從而賦予了活性炭所*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達到吸收收集雜質的目的。就像磁力一樣所有的分子之間都具有相互引力。正 因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產生強大的引力,從而達到將有害的雜質吸引到孔徑中的目的。
不是所有的活性炭都能吸附有害氣體,只有當活性炭的孔隙結構略大于有害氣體分子的直徑,能夠讓有害氣體分子*進入的情況下(過大或過小都不行)才能達到很好的吸附效果。當吸附載體飽和后需要再生處理。
利用噴淋塔除去漆霧和可溶于水的物質,再經過干式過濾器,進去活性炭吸附裝置,等活性炭吸附滿的時候,再脫附(脫附方法有蒸汽脫附、電加熱脫附、氮氣脫附),將處理后的廢氣吸附濃縮后冷凝,冷凝液經分離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該法用于濃度高、溫度低、風量小的廢氣處理。
產品實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