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氣成分分析:
我國是紡織大國,目前90%以上的印染企業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和山東等五個沿海省份,我國紡織產業在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創匯,解決就業,拉動當地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也給大氣生態環境帶來較大的污染。
紡織廢氣中VOCs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紡織品前處理以及功能性后處理工序(如使用定型機、焙烘機、燒毛機、磨毛機等處理織物過程),在熱定型時,紡織品上的各種染料助劑、涂層助劑都會以氣體形式釋放出來,主要是一些甲醛、多苯類、芳香烴類等有機氣體。熱定型機廢氣溫度高,氣量大,直接排放會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采用熱交換方式回收廢氣所含的部分熱量,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用水/氣換熱器回收的熱量,多是以熱水形式貯存,可用于印染行業中的煮煉工藝;采用氣/氣換熱器,利用廢氣中的熱量將新鮮空氣預熱后用于熱定型工藝。二是印花工段產生涂料稀釋劑,以苯、甲苯、二甲苯為主,簡稱三苯,此外還有甲醛等。
1.熱定型機排放的VOCs
目前國內紡織印染熱定型機1萬多臺,基本以8箱熱定型機為主。定型機內干熱空氣的溫度通常控制在120-210℃范圍內。在定型過程中,織物攜帶的水分與溶劑、油脂和蠟質等有機化合物一起受熱揮發,隨廢熱空氣一同從排氣筒排出,成為定型機廢氣。廢氣進入大氣后,過飽和的水蒸汽和高沸點的有機蒸汽因溫度下降而凝聚,分別形成大量白色水霧和淡藍色煙霧,后者由粒徑極小的、具粘稠性的顆粒物構成;廢氣中的低沸點有機物,仍以蒸汽的形態存在。
定型機排放的大量持久、穩定的白色或淡藍色煙氣,導致廠區周圍空氣的透明度和能見度降低,顯著影響大氣環境的感觀指標。廢氣所含的油煙微小顆粒,性質穩定、難溶于水,長時間漂浮在空中,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印花工段VOCs廢氣
目前印花工序的設備以平網、圓網為主,印花工藝有染料印花(分散、活性等)、涂料印花。印花前準備工序包括制版、清洗網版、配料等。
從調研,現場檢測情況來看,制版及清洗版車間,其VOCs主要成分為苯、甲苯及二甲苯,其中工作點呼吸帶位置苯的濃度達到大于2000ppm的濃度,由于紡織印染行業沒有頒布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許多企業也就沒有采取治理措施。有的企業采用軸流風機直接排入大氣,有的企業沒有采取通風措施,形成無組織排放。不僅對工人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而且也給周圍大氣態環境造成污染。
配料工段,就是要使各種顏色的涂料與輔料混合,使涂料黏度降低才能印至布料上。從調研情況來看,除獨資企業及合資企業采用密閉的智能配料外,多數印花配料還是采用傳統的人工的敞口容器配料,VOCs不僅影響操作工人,也以無組織地排放的形式污染周圍大氣環境。
在印花工段,印花漿料印到纖維布料之后,各種顏色的涂料滯留下來,不管是平網印花還是圓網印花,99%的“三苯”就要揮發到大氣中,因此該工段就是大的VOCs污染源。
合肥印染廢氣處理設備:
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裝置
進去活性炭吸附裝置,等活性炭吸附滿的時候,再脫附(脫附方法有蒸汽脫附、電加熱脫附、氮氣脫附),將脫附之后的氣體(濃度較原來提高幾十倍)由脫附風機進入催化燃燒裝置燃燒,燃燒成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出。
合肥印染廢氣處理設備:
洗滌塔
洗滌塔一般為立式噴淋洗滌填料塔,內部噴頭和填料層交替分布。填料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用于增加兩種流體間的接觸面積。廢氣由底部進入,經填料層和除霧器后,由頂部排出。液體被水泵送到噴頭噴出,向下降落,經填料層回到水箱。廢氣中的雜質粘附在填料上,后在水流作用下進入水箱,達到截留目的。水箱中的雜質需定期清理,污水需定期排放。
此處設立洗滌塔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漆霧和降低氣溫。
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裝置
根據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燒(節能)兩個基本原理設計,采用雙氣路連續工作,一個催化燃燒室,兩個吸附床交替使用。先將有機廢氣用活性炭吸附,當快達到飽和時停止吸附,然后用熱氣流將有機物從活性炭上脫附下來使活性炭再生;脫附下來的有機物已被濃縮(濃度較原來提高幾十倍)并送往催化燃燒室催化燃燒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排出。當有機廢氣的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有機廢氣在催化床可維持自燃,不用外加熱。燃燒后的尾氣一部分排入大氣,大部分被送往吸附床,用于活性炭再生。這樣可滿足燃燒和吸附所需的熱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再生后的可進入下次吸附;在脫附時,凈化操作可用于另一個吸附床進行,既適合于連續操作,也適合于間斷操作。
產品特點
活性炭(炭纖維)吸附脫附再生裝置工藝(主要技術)特點:
該設備設計原理、用材*,性能穩定,結構簡便,安全可靠,節能省力,無二次污染。設備占地面積小,重量輕。吸附床采用抽屜式結構,裝填方便,便于更換。
耗電量小,催化燃燒室采用蜂窩陶瓷狀為載體的貴金屬催化劑,阻力小,活性高。當有機廢氣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可維持自燃。
產品實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