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溫泉井的公司、選擇合適的回灌方式是重要的。從平面布置上講,回灌井的布置有“混雜排列”和“邊對邊排列”兩種。前者是生產井和回灌井穿插排列,保持一定的距離;后者是生產井在一邊,回灌井在另一邊,中間有較遠的距離。對這兩種排列方式的優劣,專家們看法不一。有的專家支持邊對邊回灌方式,認為這種方式對裂隙熱儲層合適。熱儲層熱導率大,水流速度快(已觀測到示蹤劑重現速度達100m/h),生產井若離回灌井近,就會發生熱干擾。但像巴黎盆地那種孔隙型熱儲層,生產井和回灌井成為對井,距離約為1km,計算表明,生產井溫度可以保持30年,以后逐漸降低。溫度下降是緩慢的,可能要5年才下降1~2℃。這些,都和熱儲有關?;毓嗑疃鹊倪x擇也很重要,它可以比生產井淺、相同或深。在美國蓋塞爾斯地熱田,回灌井一度曾較淺,結果回灌進去的水又重新被開采出來;后來采用深層回灌,就沒有發生上述情況。這可能是溫度較低的回灌水比重大,容易向下運移的原因?;毓嗑疁\,灌入的水向下流動正好進入生產井;反之,就不會影響生產井??傊?,回灌方式的選擇取決于地質、環境和經濟等綜合因素;但一般地說,邊對邊的、深一些的回灌井布局能避免熱干擾。
中國北京城區地熱田從1981年冬季開始進行采暖后的棄水回灌,取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一口生產井抽出36t/h、49℃的熱水,經采暖后將36~38℃的回水灌入到距生產井350m遠的回灌井。在灌入量為12~17t/h時,水位僅回升2.8m,在灌入1.2萬t棄水后,經過8個月,熱儲層深度的水溫恢復到49.5℃,兩年來未發現周圍生產井水溫降低。由于中國華北地區采暖期為4個月,因而回灌對恢復井溫是有利的條件。中國地熱田的回灌工作尚處于試驗階段,成熟的經驗不多;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要取得回灌的良好效果,搞清熱儲是十分必要的。近年開展較多的熱儲模型和數值模擬研究,能比較有效地建立回灌模型,預測回灌的效應。隨著地熱開發利用的不斷發展,地熱井的數量和抽水量都逐年增加,有的地方已達到甚至超過資源評價所限定的抽水量極限。大量抽水而不回灌,勢必造成水位持續下降,井的使用壽命將減少,不利于地熱的持續發展。只抽不灌,不但不利于保護地熱資源,同時也將含有某些有害成分的地熱水牌的地表的水體或滲透到地下,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化學污染。有些排水溫度超過環保的規定還會造成熱污染。所以,回灌開采被看作是地熱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不同的地熱區其地質構造是不同的,所以回灌方式也不**。為了預測回灌開采后地下溫度場等各種場的變化趨勢以及冷鋒面推進的速度,近年來還通過建立熱儲蓄模型和發展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來加速回灌開采的研究。此外,回灌還會帶來對地下新鮮清潔水的污染問題,所以回灌開采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國內外除地熱電站所在的熱田一般都打回灌井并開發研究外,多數中低溫地熱直接利用地熱田進行回灌開采的還較少。目前,一些有比較豐富地熱資源的城市,如天津市,由于地熱采暖的抽水量很大,水位下降較快,因而城市地熱管理部門已加強地熱回灌開采的技術研究,并提出了在城市打地熱井必須同時打回灌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