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經處理與消毒后,應達到下列標準:一、連續三次各取樣500毫升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于500個。
當采用氯化法消毒時,接觸時間和接觸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應符合表2·02的要求:
污水處理構筑物中的污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污泥排放時應達到下列標準:
蛔蟲卵死亡率大于95%;二、糞大腸菌值不小于10-2;三、每10克污泥(原檢樣中),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當污泥采用高溫堆肥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時,堆肥的溫度必須大于50℃,并應持續5天以上。
無上、下水道設備或集中式污水處理構筑物的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進行單獨消毒或其它無害化處理。醫院污水經處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質與有害物質的含量應符合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要求。
醫療廢水處理設備
1.洗相廢水處理
洗相廢水主要來自放射科照片洗印,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質主要是顯影劑、定影劑和漂白劑等。 此外,還含有來自于定影液中的銀,可進行回收利用。 銀的回收方法有電解提銀法和化學沉淀法,低濃度含銀廢水也可采用離子交換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處理。
2.含汞廢水處理
含汞廢水主要來自各種口腔門診和計測儀器儀表中使用的汞。 汞的危害*,進入水體后可轉化為有機汞,并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濃縮。 含汞廢水處理方法包括鐵屑還原法、化學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和離子交換法。
3.酸性廢水處理
醫院酸性廢水主要來自于檢驗項目或化學清洗劑。 酸性廢水腐蝕排水管道,與金屬反應產生氫氣,濃度較高時與水接觸放熱,與鹽類接觸發生爆炸。 酸性廢水引起廢水整體pH值的變化,也會引起和促成其他化學物質的變化。 氮化鈉等物質在酸性條件下能生成NaN3,引起爆炸,且有很強的毒性。 對酸性廢水常采用中和處理。以氫氧化鈉、石灰作為中和劑,加入酸性廢水中通過攪拌達到目的。
4.傳染性病毒廢水的處理
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 病毒廢水可采用消毒劑和紫外光照射的方法進行處理。
醫院排出的廢水中還含有在醫院內部大量使用的有機溶劑、消毒劑、殺蟲劑及其他化學藥品。 對含有這些特殊污染物質的有毒有害廢水一定要做好收集處理工作,不能隨意排放。
醫院廢水處理流程
(1) 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2)工藝特點: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消毒。
五、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優點:
1.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經本廠碳鋼防腐處理或不銹鋼構件,現場拼接組合而成。重量輕巧,易于運輸,方便安裝,耐腐蝕,使用壽命長;
2.結構合理緊湊,埋于地下有利保溫,在寒冷的冬季(-30 ℃)仍可正常運行,適應中國南北廣闊的氣候環境;亦可安置在水塘中,借用地形融入周圍環境,減少占地面積。
3.無污染,無噪聲,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4.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使用。
5.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管理費用小;
凈化效率高,BOD去除率在85%~90%,出水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二級或一級(B)標準,可達標排放。目前客戶多要求進一步配套,作臭氧強氧化深度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標準》(GB/T 18921—2002)標準,再生利用。
大的特點是可以將污水處理工程布置成景觀。因為WSZ埋于地下且出水效果好,地表綠化率可達90%以上,若使用耐寒喜水的特殊標志性樹種或草坪,形成溪流、噴泉、水塘、魚池融為一體的水處理景觀,化污濁為清泉,既治理了污水又美化了環境,滿足人們依山傍水而居的愿望。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止醫院排放污水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規范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促進醫院污水處理達標排放,配合國家推進污水處理設施頒布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現環保要求,醫院污水在進入管網或者排放前必須進行處理。
鄉鎮衛生院污水水質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病原體外,還含有化學藥劑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危害性大,公司擁有醫療廢水處理多年行業經驗,自主研發設計生產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已在全國多個省、市、鄉鎮某部門應用,并且取得客戶*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