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
地埋式一體化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具有設置靈活的優點。一體化設備既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采用地埋式的放置方式具有一定保溫效果,且可以減少噪音、臭氣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地面部分還可用于綠化、停車場或其他用途,減少了處理設備的占地,且不影響周邊景觀。
2、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具有使用效率高的優點。一體化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的生物處理部分通常采用生物接觸法,其相比活性污泥法體積更小,對水質的適應性更強、耐沖擊負荷強、出水水質穩定,且產生污泥量小、管理成本較低。另外,一體化生活污水生物處理池中采用的優質組合軟填料,具有質輕、高強度、物理化學性質穩定的特點,且比表面積巨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物膜處理的效率。
3、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以進行自由組合,更加適合不同面積、場所的污水處理。通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各個單元的組合,設備可起到脫氮、除磷的效果。對于需要采用較高排放標準的地區,或水資源較為緊缺而需要中水回用的地區,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也能達到相應的要求。
4、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以和其他設備配合使用,污水處理效果更好。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可與農村常用的氧化塘、人工濕地、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等處理單元聯合使用,作為這類處理系統的前置處理工藝,其可達到更好的減排效果。
5、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具有維護簡單、安裝快捷、管理方便的優點。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加裝配套的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以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使得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更加簡便。
供應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之處在于,它提供了時間程序的污水處理,有以下特點:
1)污泥活性高、曝氣效果好,處理效率高。
2)耐沖擊負荷。本身有耐水量的沖擊負荷。同時,高濃度污水是逐漸進入反應池的,有稀釋作用,所以也耐水質的沖擊負荷。
3)出水水質好。相同條件下,好氧曝氣池一方面污泥活性高,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降解有機物速率快,另一方面,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它也具有比*混合式更高的基質去除率,并且有一定硝化反應,去磷脫氮。
4)降低造成價,減少用地面積,運行費用低。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造價,進行生物除氮不需要外加碳源,溶解濃度梯度大,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產,氧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運行費用。
江蘇高淳地處茅山、天目山兩大山脈結合部,太湖、水陽江兩大流域交匯點,融山水城林湖為一體,歷來就有“三山兩水五分田”之說,是江蘇省shou個國家生態縣。
生態,是高淳的自然“家底”。多年來,高淳把生態立區作為發展戰略,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不僅做好了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大文章,而且摸索出“生態+旅游+農業+制造”的綠色發展路徑。
生活慢下來 發展快上去
高淳椏溪的大山村原本是一個窮山村,農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萬元。現在,隨著椏溪生態之旅的聲名鵲起和中國di一個慢城的落地生根,這里的生態旅游經濟一天比一天紅火,年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了5萬元。
村民芮紅星開了家農家樂,名字就叫紅星農家樂,生意好得很。在他看來,村里人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吃的都是“生態飯”:“我們保留了鄉村原有的面貌,城里人都喜歡來。在這里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找回童年的記憶。”
“慢城”是高淳精心打造的品牌。為放*優勢,高淳組團開發了一城(椏溪慢城)一山(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一街(高淳老街)一湖(固城湖旅游度假區)“四大片區”,精心布局東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主題板塊,以及慢城小鎮、水韻小鎮、供應鏈小鎮、國瓷小鎮等特色功能團組,創成國家4A景區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并以此構建全域旅游“新通道”,實現了山脈貫通、綠線聯通、水系暢通的全域生態旅游格局。
據高淳區委書記吳勇強介紹,今年來淳游客73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6億元,游客人數、旅游總收入實現了20%、25%以上的年均增幅。
做足水文章 用好土資源
在高淳區磚墻水鄉慢城農村電子商務中心,10多家電商企業已經為“雙11”“雙12”忙碌了好久。養殖螃蟹16年的養殖戶卞海波今年剛注冊了電商品牌,他興奮地說:“我們固城湖的水質這么好,再加上現在‘農民變網民’,螃蟹*不愁賣了。”而有著多年網售經驗的魏娟,在今年螃蟹上市前,就預售了十幾萬元的訂單。
好水出好蟹,高淳精心打造固城湖螃蟹品牌。經過40年的呵護和培育,高淳的螃蟹已成為規模近20億元、橫跨10余類行業、惠及10多萬農民的大產業。2018年,全區螃蟹養殖面積23.2萬畝,生態養殖比達85%,預計產量1.73萬噸,畝均效益突破4000元。
高淳還充分挖掘當地的“土”資源。出臺促進早園竹、食用菌發展等獎勵政策,鼓勵發展高附加值農業。目前全區經濟林果面積達到6.75萬畝、畝均效益4000多元,其中早園竹種植面積9000畝,年總產15239噸,產值超過7000萬元,畝均凈收入1萬元左右,是傳統作物經濟效益的10倍。
走上新路徑 尋找新藍海
多年堅守生態家底,讓高淳找到了一條經濟發展的新路徑,*的生態環境對戰略資本的天然吸附效應也正在日益顯現。
為了把“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高淳正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集群,形成了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新材料、文旅健康、生態農業“3+2”主導產業格局。為此,高淳區制定實施“一主導、兩重點”產業再聚焦方案,“一主導”即以11平方公里醫療健康產業園為載體,培育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主導產業,“兩重點”即規劃建設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和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園。近年來,他們先后引進了中電建、福特汽車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境內外投資年均增幅達到13%以上,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
培育新型主導產業的同時,高淳加快現有企業的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全面推開“百企升級”行動、“兩化融合”計劃和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實體企業低碳化改造、信息化升級、化轉型。近年來,全區工業企業技改投入占比保持50%以上,培育新三板掛牌及上市企業9家,成功創建省“兩化融合”示范區,并且成功引進南京健康產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3家,集聚兩院院士和國家“千人計劃”、省“雙創”計劃等人才200多名,引培重點科創項目110多個。
高淳區區委書記吳勇強表示,高淳將以更高層次豐富生態立區的目標內涵,以更高標準創新生態優先的實踐舉措,積極構建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山水之美、發展之美交相輝映的生態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