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級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診所的污水經處理和消毒后應達到下列標準。
1.連續三次各取樣500ml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2.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于500個。
3.總余氯量為4~5mg/L。
4.污水與氯接觸時間不少于1小時。
所有管道采用PVC管或不銹鋼管,管道間連接用PVC粘結劑粘結或不銹鋼焊接。 填料采用懸浮型生物填料作生物載體,生物量大、易掛膜、不結球、不堵塞。
安裝維護
1、基礎:醫院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
如設備埋于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地地質情況而定)。
2、安裝:根據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位,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并連接好管道。
縣市級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新標準
1、新標準對醫院產生的污水、廢氣和污泥進行了全面控制,在強調對含病原體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安全。
2、在生物指標上,新標準對排入下水道與排入水體的醫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標準嚴格區分醫院性質,同時根據污水去向分為兩個等級,并在原有標準基礎上提出嚴格的控制各級指標。
3、新標準考慮了消毒效果和生態安全性問題,針對不同性質醫院及污水去向對消毒時間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確規定,嚴格了余氯標準的上限。
4、在理化指標方面,對排入地表水體的醫院污水和傳染病醫院污水的COD、BOD5、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指標都在原有標準基礎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以增強污水處理系統的抗風險性。考慮氨氮也消耗消毒劑,對氨氮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1.洗相廢水處理
洗相廢水主要來自放射科照片洗印,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質主要是顯影劑、定影劑和漂白劑等。 此外,還含有來自于定影液中的銀,可進行回收利用。 銀的回收方法有電解提銀法和化學沉淀法,低濃度含銀廢水也可采用離子交換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處理。
2.含汞廢水處理
含汞廢水主要來自各種口腔門診和計測儀器儀表中使用的汞。 汞的危害*,進入水體后可轉化為有機汞,并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濃縮。 含汞廢水處理方法包括鐵屑還原法、化學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和離子交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