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鈉發生器
原材料是鹽,鹽不屬于危險化學品,無毒害、無安全隱患、容易購買,并且鹽的存放不需要配套安全防護措施(只需防潮),產生的消毒液是低濃度的液體次氯酸鈉消毒劑,沒有氣體消毒劑和高濃度的危害性,因此它的原材料和成品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是目前給排水處理替代原來其他消毒方法的理想選擇。
工藝流程:
首先,自來水進水經軟水器軟化后,水中的鈣、鎂離子被去除,生成軟化水。一部分軟化水進入軟化水箱存貯,為發生器的進水提供稀釋水;另一部分進入溶鹽箱溶解精制鹽,成為濃度30%的飽和食鹽水。飽和食鹽水經計量泵與稀釋水配比混合至鹽水濃度為3%,進入發生器,溶液在直流電作用下被電解,槽內陽極產生CL,陰極產生氫氧化鈉和氫氣。二種產物立即接觸并反應生成次氯酸鈉溶液。
次氯酸鈉發生器
設備特點:
發生器為組合形式,鹽的溶解,稀鹽水的調配,投加計量及次氯酸鈉循環發生在一只槽體內進行,投資少、占地省、上馬快、設置靈活。
發生器為管狀、內冷、單極、串開相接的組合形式,發生器陽極以鈦為基體,涂二氧化釕,電位低、壽命長。在正常操作情況下.每支每次連續發生200—300小時。次氯酸鈉發生過程為隔膜式自然循環形式,因此,鹽利用率高,電解過程電流效率高,次氯酸鈉產率大,能耗小,運行費用低。
工作原理:
在鹽水溶液中含有Na+、H+和OH-、Cl-等幾種離子,按照電解理論,當插入電極時,在一定的電壓下.電解質溶液由于離子的移動和電極反應,發生導電作用,這時Cl-、OH-等負離子向陽極移動,而Na+、H+等正離子向陰極移動,并在相應的電極上發生放電,從而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相應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