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除塵器與靜電除塵技術相比,袋式除塵技術起步較晚。通過引進*進技術并消化吸收,我國的袋式除塵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種袋式除塵器技術日趨*、完善和齊全,濾料技術、清灰技術、配件等已逐步形成產業規模,部分袋式除塵設備性能已達到了*水平。經過袋式除塵過濾的含塵廢氣,煙塵排放濃度已經可以達到5mg/m3,且投資、運行維護費用逐步下降,濾袋壽命不斷延長。隨著我國對煙氣污染控制的要求不斷提高,袋式除塵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日趨嚴格,高除塵效率的靜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得到了廣泛應用。當前,靜電除塵和袋式除塵是我國主流的除塵技術。
旋風除塵器
慣性除塵設備分為碰撞式和回轉式兩種:前者是沿氣流方向裝設一道或多道擋板,含塵氣體碰撞到擋板上使塵粒從氣體中分離出來。顯然,氣體在撞到擋板之前速度越高,碰撞后越低,則攜帶的粉塵越少,除塵效率越高。后者是使含塵氣體多次改變方向,在轉向過程中把粉塵分離出來。氣體轉向的曲率半徑越小。轉向速度越高,則除塵效率越高。
慣性除塵設備的性能因結構不同而異。當氣體在設備內的流速為10m/S以下時,壓力損失在200一1000Pa之間,除塵效率為50%一70%。在實際應用中,慣性除塵設備一般放在多級除塵系統的*級,用來分離顆粒較粗的粉塵。它特別適用于捕集粒徑大于10μm的干燥粉塵.而不適宜于清除粘結性粉塵和纖維性粉塵。慣性除塵設備還可以用來分離霧滴,此時要求氣體在設備內的流速以1-2m/s為宜。
生物納膜除塵設備是近年來在國外開始興起的除塵設備,運用了當今*的生物納膜技術,通過將BME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大限度的抑制物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粉塵。這類除塵技術屬于粉塵散發前除塵,相比其他的在生產后除塵,具有很大的優勢,使得在物料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夠有效地控制粉塵的散發。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都聚集成細料,終成為成品料,能增加0.5%-3%的產量,除此之外,還能有效防治PM2.5、PM10污染,符合國家有關環保及節能減排技術政策。相比濕式除塵和袋式除塵來說,生物納膜抑塵沒有水污染,制劑對環境不會產生副作用,不影響成品料品質,投入成本較低,適用于礦山、建筑、采石場、堆場、港口、火電廠、鋼鐵廠、垃圾回收處理等場所的粉塵污染治理。納膜除塵已在海外有不同的應用,目前在國內多省市也逐步開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