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溫泉井鉆探公司,下鉆遇阻是什么原因?怎樣處理?下鉆遇阻的原因是:(1)起鉆完后井塌。(2)泥漿性能不好,失水大,泥餅厚,地層膨脹致使井徑縮小。(3)上次起鉆鉆頭直徑磨小嚴重,下新鉆頭造成遇阻。(4)起鉆前未循環好泥漿,下鉆下不到底。
(5)鉆具結構變化。如更換大鉆具或加大直徑扶正器,更換鉆頭類型下鉆也易遇阻。處理辦法:起鉆前必須循環好泥漿,處理好泥漿性能,起鉆過程中必須按規定灌好泥漿,下鉆過程中遇阻要劃眼。不能強壓,強下。下鉆前要詳細檢查鉆頭類型尺寸;鉆具尺寸若改變,下鉆應注意防止遇阻,遇卡。
2,下鉆過程中剎車失靈,應怎樣處理?shou先,要強掛低速離合器,減慢下溜速度,內,外鉗工可迅速卡上卡瓦或扣上吊卡,井口人員迅速離開井口。然后摘掉總車離合器,待鉆機轉速變慢時同時合上高,低速離合器,控制好鉆具后再檢修剎車系統。
3,下鉆時大繩打扭是什么原因?如何處理?大繩打扭的原因:(1)新換鋼絲繩未松勁。(2)下鉆過程中鉆具嚴重倒轉。(3)未打開大鉤銷子。處理辦法:(1)將大繩活繩頭松開,將鋼絲繩的扭勁松掉。(2)下鉆中遇阻倒轉可控制下鉆速度以減少轉動或減慢轉動。
如未打開大鉤銷子時可卡上卡瓦,用人轉動滑車。4,起,下鉆時為什么要打開大鉤銷子?起鉆時打開大鉤銷子主要是利用鉆具在井筒內的自由方向靈活轉動,有利于順利的起鉆;下鉆時打開大鉤銷子主要是防止鉆桿上扣時鋼絲繩打扭,同時二層臺,井口操作方便靈活。
5,為什么有時下鉆中途要循環泥漿?1)井下較長時間未下鉆,或上次起鉆前因其他原因未循環好泥漿,防止泥漿性能變壞開不開泵。2)井下地層有現象。3)泥漿性能由于鹽水,石膏等污染而變壞。4)井下有輕微漏失。
5)井下情況復雜,經常開不開泵。6)復雜深井或超深井,或已鉆開高壓油氣層,要分段處理泥漿。如不中途循環泥漿會造成下鉆遇阻,下鉆完開不開泵,或泵壓過高憋漏地層。6,下完鉆開不開泵是什么原因?該怎么處理?下完鉆開不開泵的原因:1)本次下鉆時大量更換鉆具,鉆具水眼內有贓物堵塞鉆頭水眼。
2)下鉆時鉆具內掉了東西,如鉛油刷子,手套,棉紗等物。3)下鉆中由于井壁嚴重倒返泥漿,鉆屑帶入鉆具,堵住鉆頭水眼。4)冬季地面管線或鉆具凍結。5)井壁泥餅厚,又夾大量巖屑,下鉆時擠入鉆頭堵死水眼。6)井壁泥餅厚,使鉆頭泥包,泥漿不能上返,如下部有滲透層還易憋漏地層。
先要排除地面因素(如旋塞,閘門未打開);然后處理井下問題,應大距離活動鉆具,用小排量慢慢開泵,如無效應起出部分鉆具再用小排量慢慢開泵,如無效應趕快起鉆,以防井下惡化,造成卡鉆。7,打鉆中間突然水或水龍帶壞了,不能循環泥漿,應該怎么正確處理?打鉆中水漏泥漿或水龍帶壞了,進行修理時,shou先應當起鉆100-200m鉆具到安全井段,一面專人活動鉆具,一面組織人力搶修或更換,如井下情況復雜。處理方法:如開不開泵應把鉆具起到技術套管內;無技術套管將鉆具全部起完或起到表套內,不準接上方鉆桿把鉆具放在井內修理水,或更換水龍帶,以防鉆具卡鉆。
8,鉆進中井口返出泥漿減少或不返泥漿,是什么原因?如何處理?shou先檢查地面管匯,泵等是否有問題,如地面正常,就是井下漏失,原因有:1)地下有滲透性漏失層或地層裂縫。2)有石灰巖溶洞。3)井塌造成環空堵塞導致不返泥漿。
處理方法:1)滲透性漏失,加入隨鉆堵漏劑并適當降低密度。2)嚴重漏失應立即起鉆,大排量灌泥漿,采取堵漏措施。3)如是井塌應搞好泥漿性能,大幅度活動鉆具,處理井塌應慢慢劃眼帶出巖屑,防止卡鉆。9,什么叫泥漿短路?是何原因?怎么判斷?泥漿不*從鉆頭返出叫泥漿短路。泥漿短路的原因:地面高壓管匯(閘門,法蘭,由壬,及焊口)刺壞或閘門倒錯。井下鉆具刺壞,脫扣,斷落等。泥漿短路的現象是泵壓下降,排量不變,巖屑帶不出來,造成鉆頭泥包蹩鉆,跳鉆,鉆時變慢,嚴重時卡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