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位于美麗的世界風箏都----濰坊,魯盛環保是污水處理設備廠家,主營: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各種型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臭氧發生器、絮凝沉淀設備、氣浮機等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站
處理工藝設施
● 格柵井(砼)
格柵井設置于調節池內污水源頭進水一端,設計考慮節約用地和投資。
格柵井內設置人工格柵,通過人工格柵攔截去除生活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固體、紙屑,保護水泵及后續管路系統不被堵塞。格柵井尺寸為1200×700×1500mm。并在格柵井上設置蓋板,防凍。
● 調節池
在整個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污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空氣攪拌裝置,防止發生沉淀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設置液位自動控制裝置,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
調節池設計水力停留時間8小時,有效容積84m3,采用鋼結構。池內設二臺50WQ/C249-1.1/2型潛水排污泵,一用一備。
● 缺氧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生活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
● 接觸氧化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即6小時,內部設高比表面積彈性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氣孔曝氣,曝氣頭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永遠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本設計采用*的立體彈性填料,不僅比表面積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
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點。
此階段產關鍵在于填料層的生物培養與落床,只要運行初期將此項工作做好,運行期間基本不用過問其它問題。
● 沉淀池
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后,夾帶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陳代謝的生物膜,以及不能進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豎流式,總停留時間2.0小時,沉淀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污泥池作進一步消化減少剩余污泥。出水槽設計成可調液位的齒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 消毒池
按有效消毒停留時間為40分鐘以上。在本單元大腸桿菌和其它細菌得到zui有效的殺滅,此時出水細菌個數<100個/L。本單元設置溢流排放口。
● 污泥池
沉淀生物濾池的污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厭氧消化/同時采用間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過消化可以減少剩余污泥量約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夾帶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內,剩余污泥定期清理(一般一年清除2次)。調節池、缺氧、好氧、二沉池等產氣均由ABS管排入高空落水管,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運行方式
1、培菌
警告:本裝置在啟動正常運行前,必須進行培菌程序。
膜不能在原污水狀態下運行。
將《運行模式》轉換開關轉向“培菌”程序,打開原污水入口閥,污水進入緩沖柜,當液位至中位時,此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再次進入原污水,緩沖柜因水位上升至中位而又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序批柜液位高位R2指示燈亮,緩沖柜液位中位F2指示燈亮,關閉污水入口閥。
啟動曝氣泵PQ1、PQ2,PQ1、PQ2、P1泵連續運行4h后,自動轉入“間歇運行” 《開20min,停20min》。運行2天后,執行一次《公海排放》程序,排去少量污水后,如上所述加入新鮮污水。
可以從取樣口取出序批柜內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觀察活性污泥的培養狀態如何,如達到1/3,則說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時間,如能加入“種泥”菌種可縮短培養時間。
裝置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停歇,也可用“培菌”程序,因為柜內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過程僅需1-2天。
培菌過程中膜組不參加工作。
2、正常運行
在“培菌”程序完成后,可將程序轉向《正常運行》,打開污水入口閥,當緩沖柜內液位達F2時,P1泵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液位至R2時停止(此過程為“進水期”),進水期PQ1、PQ2連續運轉;進水期完成后,進入“曝氣期”,PQ1、PQ2連續運轉;曝氣期結束后,進入“靜止期”,PQ1、PQ2停止,;靜止期結束后,電動閥打開,P2泵啟動,將上清液泵入清水柜內,直至液位至R1時或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3時停止,電動閥關閉。
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2時,以下有兩種選擇:
1)膜法處理:手動關閉閥VQ9,打開VQ7、VQ8,將轉換開關轉向《膜法處理》,VS1打開,紫外線消毒裝置運行, P3泵啟動,手動調節V1、V2、V3,控制出水量和濃縮液回流量(一般預先都調定為50%)),排放水經膜組過濾后進入接觸消毒柜,經消毒后排放至舷外,直至液位至L1時,P3、紫外線消毒裝置停止,VS1關閉,延時1分鐘后,VS2打開,間隔10秒對膜沖洗二次后關閉。
也可定期手動打開沖洗水閥V2,V4、V5,關閉VQ7、V3,用清水對膜進行清洗,從視流管中看到水變清為止。
2)公海排放:當船航行于公海或非規則海區時,可關閉閥VQ7、VQ8,打開閥VQ9,將轉換開關轉向《公海排放》,P3啟動,可將經過曝氣、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舷外,此方式可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如果F1、R1脫水4小時以上,裝置將自動進入休眠狀態,PQ1、PQ2開20分鐘,停20分鐘,直至污水進入,休眠才自動中止。
3、應急排放:當遇到緊急情況,裝置不能正常運行時,可手動關閉VQ2、VQ4,打開VQ1,VQ3,當緩沖柜內液位至F2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粉碎后排放至舷外,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4、化學清洗:膜組參加裝置正常運行3個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時,需對其進行一次化學清洗。關閉閥V1、V2、V3、V4、V5、VQ7,打開加藥考克C1、C2,啟動加藥泵,使藥閉式循環30分鐘后,停止加藥泵,關閉C1、C2。
3~8小時浸泡完成,手動打開閥VQ8,VQ7、V1,關閉閥VQ9,將殘余液排至舷外,5分鐘后關閉閥V2。
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站
回轉風機操作維護說明
一、主要部件簡介
1.風機主機
風機主機是制造壓縮空氣的心臟部件,本機采用了日本東浜公司設計開發的汽缸偏心方式,加工精度高,運轉噪音小。
2.空氣室
空氣室定量且不間斷地貯存主機送來的壓縮空氣,大大減小排出空氣的脈動,同時起油氣分離作用,空氣室上裝有安全閥和壓力表。
3.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起著將清潔空氣進入風機的重要作用。一旦灰塵、贓物進入主機,就會磨損風機,搞臟機油,縮短風機的壽命。
4.滴油嘴
滴油嘴是一種將潤滑油適量滴入主機的部件。本機精工制作,不會產生機油堵塞,也不會將機油滴入太多。
5.底座
風機的底座兼做潤滑油的貯存箱,利用風機吸氣和排氣的壓力差,自動地、不間斷地往風機主機內壓入潤滑油。滴入主機內的機油在空氣室內與空氣分離,返回到底座油箱內。
6.電機
電機不耐濕,請保持電機干燥。注意電機轉向應于風機轉向標志*。
二、風機的工作原理
偏心裝在氣缸體內的轉子旋轉時,使轉子槽內的4根葉片產生往復運動,將空氣吸進、壓縮、排出,構成風機。葉片和轉子、氣缸體相互摩擦,產生摩擦熱。所以風機運行時,由滴油嘴往氣缸體內滴入必要的潤滑油,使摩擦表面潤滑,以減小摩擦熱和摩擦噪音;并使部件之間形成一層油膜,保持風機的密封性。潤滑系統是利用風機工作時產生的壓力差而形成的自動供給機油的循環裝置,因此風機不能空負載運行。
(1)設計依據
本污水廠電氣設計按照工藝設計提交方案及其所需設備容量作為設計依據。
(2)設計分界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本工程設計以污水處理廠高配間高壓進線柜的10KV電源進線電纜終端頭為界,電纜頭以下為本項目設計范圍,終端盒及其電源一側由當地電業部門設計施工,費用列入本次工程估算中。
(3)設計內容
(1)全廠變電所設計;
(2)廠內所有動力設備的配電,控制及保護;
(3)全廠電纜敷設;
(4)車間照明、廠區道路照明;
(5)防雷接地。
(4)供電電源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污水廠用電負荷性質宜屬二級負荷,由供電部門提供二路10kV電源,以短段電纜進線方式敷設至高配間進線柜,本廠內部電源均采用380V低壓供電。
(5)負荷計算
本工程用電負荷分為工業動力負荷和輔助照明負荷兩大類,主要動力負荷為鼓風機及泵類負荷。
全廠負荷計算:工藝設備采用需用系數法,需用系數按照全國給排水設計手冊、給排水電氣設計規范及有關規范選取;輔助構筑物的照明采用單位面積平均負荷密度法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