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保是污水處理設備廠家,對于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都有了豐富的經驗,型號齊全,顏色形狀多樣,配合您場地的需求,我們有專門的物流公司合作,設備到達及時,運輸中包裝完好無損!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醫院、學校、工廠、變電站、農村、社區、風景區、光伏發電站,水利建設項目等地的設備,用于處理各類生活、醫院污水,出水打過國家規定標準。
技術參數
XY-AO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級,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氣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氨轉化分解為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作為電子供體,將NOˉ2-N、NOˉ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A級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 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
在O級,由于有機物濃度已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的NH3-N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處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是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處氧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Hˉ3-N轉化成Nˉ2-ON、Nˉ3-ON、O級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級池,為A級池提供電子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預埋件的固定
預埋件位置固定是預埋件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預埋件所處的位置不同,其選用的有效固定方法也不同。
1、預埋件位于現澆砼上表面時,據預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幾種固定方式:
(1)平板型預埋件尺寸較小,可將預埋件直接綁扎在主筋上,但在澆筑砼過程中,需 隨時觀察其位置情況,以便出現問題后及時解決。
(2)角鋼預埋件也可以直接綁扎在主筋上,為了防止預埋件下的砼振搗不密實,應在 固定前先在預埋件上鉆孔供砼施工時排氣。
(3)面積大的預埋件施工時,除用錨筋固定外,還要在其上部點焊適當規格角鋼,以 防止預埋件位移,必要時在錨板上鉆孔排氣。對于特大預埋件,須在錨板上鉆振搗孔用來振實砼,但鉆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響錨板的正常使用。
2、當預埋件位于砼側面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1)預埋件距砼表面淺且面積較小時,可利用螺栓緊固卡子使預埋件貼緊模板,成型 后再拆除卡子。
(2)預埋件面積不大時,可用普通鐵釘或木螺絲將預先打孔的埋件固定在木模板上, 當砼斷面較小時,可將預埋件的錨筋接長,綁扎固定。
(3)預埋件面積較大時,可在預埋件內側焊接螺帽,用螺栓穿過錨板和模板與螺帽連 接并固定。
3、預埋件固定位置的要求預埋件不得與主筋相碰,且應設置在主筋內側;預埋件不 應突出于砼表面,也不應大于構件的外形尺寸;預埋件位置偏差應符合規定。
設備操作程序
1、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2、初次使用及調試時,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3、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4、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5、觀察二沉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氯晶片等),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投藥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7、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利用PLC自動控制程序,在設備出廠前就已經加以了程序編制(一般每班各切換一次),運行時不必另行設置;
8、應不定期對出水水質按照環保排放要求進行檢測,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設備維護與保養
1、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養制度,每班都應詳細填寫好運行記錄,對于出現的情況記錄在冊,以便于維修;
2、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螺栓連接情況,防止出現松動;
3、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轉動軸承是否有過熱現象,檢查潤滑油位和潤滑油質量,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4、定期檢查填料的張緊狀況,發現脫落和松弛應及時補充和校正;
5、檢查曝氣管道布氣均勻狀況,發現有大氣泡或局部曝氣死角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排除,保證各部位曝氣正常;
6、在消毒劑投加時,應保證藥劑用量和剩余量,必要時可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投加量,及時補充藥劑,確保出水水質合格;
7、水泵、風機每運行5000—8000小時應進行一次檢查保養;
8、如果設備短期內部運行,可以采用風機間隙曝氣,以保證微生物部死亡,方便下次運行開始時不必再重新培養微生物;
9、禁止設備本體內出現無水或水位過低狀態,同時嚴禁設備運行過程中風機出現停機或假運行狀態,防止菌種死亡,設備無法再次運行。
工藝主體構成
(1)選擇池 選擇池與厭氧池合建,回流污泥和進廠的城市污水在污泥分配槽內進行充分混合,二沉池回流污泥中的微量硝酸鹽能很快地被去除,絲狀菌在這種環境下的生長非常緩慢,可以防止污泥膨脹。
(2)厭氧池 泥水混合液由選擇池進入厭氧區,在沒有溶解氧和硝態氮存在的厭氧條件下,通過細菌的作用導致磷酸鹽的釋放。終以排放剩余污泥的形式將磷從系統中除去。
(3)缺氧池 其主要功能是利用污水中反硝化菌的作用,將內回流帶來的硝酸鹽,以及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作反硝化碳源進行反硝化,生成氮氣排放,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4)氧化溝 氧化溝兼有推流型和*混合型反應池兩者的特性,存在好氧、缺氧交替出現的區域,具有硝化、生物除磷、反硝化的條件。在氧化溝好氧區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外,主要是分解體內貯存的PHB,產生的能量可供自身生長繁殖,此外還可吸收水體中的溶解磷,并以聚磷的形式在體內超量貯存,吸收的磷遠大于其釋放的磷。同時污水中的氨氮在好氧區被亞硝酸菌、硝酸菌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在缺氧區反硝化菌利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中的N3+和N5+(被還原為N2)作為能量代謝中的電子受體,O2-作為受氫體生成H2O和OH-堿度,有機物作為碳源及電子供體提供能量并得到氧化穩定。
無動力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一、 水體污染物及其危害
水污染的危害歸根結底是對人類的危害
造成水體水質、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體底泥質量惡化的各種有害物質(或能量)都可叫做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物從化學角度可分為無機有害物、無機有毒物、有機有害物、有機有毒物4類。從環境科學角度則可分為病原體、植物營養物質、需氧化質、石油、放射性物質、有毒化學品、酸堿鹽類及熱能8類。
無機有害物
無機有害物如砂、土等顆粒狀的污染物,它們一般和有機顆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統稱為懸浮物(SS)或懸浮固體,使水變渾濁。還有酸、堿、無機鹽類物質,氮、磷等營養物質。無機有毒物主要有:非金屬無機毒性物質如 (CN)、砷(As),金屬毒性物質如汞(Hg)、鉻(Cr)、鎘(Cd)、銅(Cu)、鎳(Ni)等。*飲用被汞、鉻、鉛及非金屬砷污染的水,會使人發生急、慢性中毒或導致機體癌變,危害嚴重。
有機有害物
有機有害物如生活及食品工業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有毒物,多屬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如DDT、六六六等、有機含氯化合物、醛、酮、酚、多氯聯苯(PCB)和芳香族氨基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染料等。 有機物污染物因須通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分解和氧化,所以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質變黑發臭,影響甚至窒息水中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
3、病原體污染物
病原體污染物主要是指病毒,病菌,寄生蟲等。危害主要表現為傳播疾病:病菌可引起痢疾、傷寒、霍亂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兒麻痹等;寄生蟲可引起血吸蟲病、鉤端旋體病等。
含植物營養物質的廢水
含植物營養物質的廢水進入天然水體,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魚類窒息而無法生存、水產資源遭到破壞。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對人畜健康帶來很大危害,亞硝酸根與人體內血紅蛋白反應,生成高鐵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輸氧能力,使人中毒。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是形成亞硝胺的物質,而亞硝胺是致癌物質,在人體消化系統中可誘發食道癌、胃癌等。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指在開發、煉制、儲運和使用中,原油或石油制品因泄露、滲透而進入水體。它的危害在于原油或其他油類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絕氧氣與水體的氣體交換,在漫長的氧化分解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堵塞魚類等動物的呼吸器官,黏附在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上導致大量水鳥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甚至引發水面火災等。
電廠等的冷卻水
熱電廠等的冷卻水是熱污染的主要來源,直接排入天然水體,可引起水溫上升。水溫的上升,會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減少,甚至使溶解氧降至零,還會使水體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溫的升高對魚類的影響zui大,甚至引起魚的死亡或水生物種群的改變。
二、 水質三大污染源
水污染的危害歸根結底是對人類的危害
水污染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1、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廣、成分復雜、毒性大、不易凈化、難處理等特點。據199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資料顯示:這一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共539億噸(不包括火直電流冷卻水),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409億噸,占69%。實際上,排污水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因為許多鄉鎮企業工業污水排放量難以統計。
3、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據調查,1998年我國生活污水排放量184億噸。
我國每年約有1/3的工業廢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水域,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目前850多條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許多河段魚蝦絕跡,符合*和二級水質標準的河流僅占32.2%。污染正由淺層向深層發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們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覺地減少。
三、 水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水污染的危害歸根結底是對人類的危害
1、減少耗水量
1.1 減少消耗
當前我國的水資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資源緊張,另一方面浪費又很嚴重。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許多單位產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而且是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1.2 循環利用
通過企業的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等,都是在實踐中被證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建立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為了控制水污染的發展,工業企業還必須積極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單獨處理或預處理。隨著工業布局、城市布局的調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網的建設與完善,可逐步實現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使城市污水處理與工業廢水治理結合起來。
3、產業結構調整
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業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然能力,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起到發展經濟,控制污染的作用。關、停、并、轉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也要對耗水大的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要減少水稻種植面積,走節水農業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4、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農業面源污染包括農村生活源、農業面源、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的污染。要解決面源污染比工業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難度更大,需要通過綜合防治和開展生態農業示范工程等措施進行控制。
5、開發新水源
我國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節約潛力不小,需要抓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達到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于緩解山東華北地區嚴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凈化海水等可緩解日益緊張的用水壓力,但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時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6、加強水資源的規劃管理
水資源規劃是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工農業發展規劃的主要組成部分,應與其他規劃同時進行。
合理開發還必須根據水的供需狀況,實行定額用水,并將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資源統一開發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實做到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積極保護、科學管理。
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作用,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化,促進污水管理及其資源化。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應從濃度管理逐步過渡到總量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