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西門子模塊6ES79538LM310AA0庫存
控制點數不符需要,可再接擴展箱體,由主箱體及若干擴展箱體組成較大的系統,以實現對較多點數的控制。
模塊式的PLC是按功能分成若干模塊,如CPU模塊、輸入模塊、輸出模塊、電源模塊等等。大型機的模塊功能更單一一些,因而模塊的種類也相對多些。這也可說是趨勢。目前一些中型機,其模塊的功能也趨于單一,種類也在增鄉。如同樣OMRON公司C20系列PLC,H機的CPU單元就含有電源,而Ha機則把電源分出,有單獨的電源模塊。
模塊功能更單一、品種更多,可便于系統配置,使PLC更能物盡其用,達到更高的使用效益。
由模塊聯結成系統有三種方法:
①無底板,靠模塊間接口直接相聯,然后再固定到相應導軌上。德維森公司的V80系列PLC就是這種結構,比較緊湊。
②有底板,所有模塊都固定在底板上。如德維森公司的PPC11、PPC22和PPC31系列PLC,OMRON公司的C200Ha機,CV2000等中、大型機就是這種結構。它比較牢固,但底板的槽數是固定的,如3、5、8、10槽等等。槽數與實際的模塊數不一定相等,配置時難免有空槽。這既浪費,又多占空間,還得占空單元把多余的槽作*。
③用機架代替底板,所有模塊都固定在機架上。這種結構比底板式的復雜,但更牢靠。一些特大型的PLC用的多為這種結構。
4.3按生產廠家分
目前生產PLC的廠家較多。但能配套生產,大、中、小、微型均能生產的不算太多。較有影響的,在中國市場占有較大份額的公司有:
德國西門子公司:它有S5系列的產品。有S5-95U、100U、115U、135U及155U。135U、155U為大型機,控制點數可達6000多點,模擬量可達300多路。近還推出S7系列機,有S7-200(小型)、S7-300(中型)及S7-400機(大型)。性能比S5大有提高。
日本OMRON公司:它有CPM1A型機,P型機,H型機,CQM1、CVM、CV型機,Ha型、F型機等,大、中、小、微均有,特別在中、小、微方面更具特長,在中國及世界市場,都占有相當的份額。
日本三菱公司的PLC也是較早推到我國來的。其小型機F1前期在國內用得很多,后又推出FX2機,性能有很大提高。它的中、大型機為A系列。AIS、AZC、A3A等。
日本日立公司也生產PLC,其E系列為箱體式的。基本箱體有E-20、E-28、E-40、E-64。其I/O點數分別為12/8、16/12、24/16及40/24。另外,還有擴展箱體,規格與主箱體相同其EM系列為模塊式的,可在16~160之間組合。
日本東芝公司也生產PLC,其EX小型機及EX-PLUS小型機在國內也用得很多。它的編程語言是梯形圖,其的編程器用梯形圖語言編程。另外,還有EX100系列模塊式PLC,點數較多,也是用梯形圖語言編程。
日本松下公司也生產PLC。FP1系列為小型機,結構也是箱體式的,尺寸緊湊。FP3為模塊式的,控制規模也較大,工作速度也很快,執行基本指令僅0•l微秒。
日本富士公司也有PLC。其NB系列為箱體式的,小型機。NS系列為模塊式。
美國GE公司、日本FANAC合資的GE-FANAC的90-70機也是很吸引人的。據介紹。它具有25個特點。諸如,用軟設定代硬設定,結構化編程,多種編程語言,等等。它有914、781/782、771/772、731/732等多種型號。另外,還有中型機90-30系列,其型號有344、331、323、321多種;還有90-20系列小型機,型號為211。
美國施奈德公司(*康)的984機也是很有名的。其中E984-785可安31個遠程站點,總控制規模可達63535點。小的為緊湊型的,如984-120,控制點數為256點,在大與小之間,共20多個型號。近又推出Twido系列PLC,有10、16、20、24、40點幾種規格。
美國AB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PLC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工業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系統的抗*力是關系到整個系統可靠運行的關鍵。自動化系統中所使用的各種類型PLC,有的是集中安裝在控制室,有的是安裝在生產現場和各電機設備上,它們大多處在強電電路和強電設備所形成的惡劣電磁環境中。要提高PLC控制系統可靠性,設計人員只有預先了解各種干擾才能有效保證系統可靠運行。
2.電磁干擾源及對系統的干擾是什么?
影響PLC控制系統的干擾源于一般影響工業控制設備的干擾源一樣,大都產生在電流或電壓劇烈變化的部位,這些電荷劇烈移動的部位就是噪聲源,即干擾源。
干擾類型通常按干擾產生的原因、噪聲的干擾模式和噪聲的波形性質的不同劃分。其中:按噪聲產生的原因不同,分為放電噪聲、浪涌噪聲、高頻振蕩噪聲等;按噪聲的波形、性質不同,分為持續噪聲、偶發噪聲等;按聲音干擾模式不同,分為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共模干擾是信號對地面的電位差,主要由電網串入、地電位差及空間電磁輻射在信號線上感應的共態(同方向)電壓送加所形成。共模電壓有時較大,特別是采用隔離性能差的電器供電室,變送器輸出信號的共模電壓普遍較高,有的可高達130V以上。共模電壓通過不對稱電路可轉換成差模電壓,直接影響測控信號,造成元器件損壞(這就是一些系統I/O模件損壞率較高的原因),這種共模干擾可為直流、亦可為交流。差模干擾是指用于信號兩極間得干擾電壓,主要由空間電磁場在信號間耦合感應及由不平衡電路轉換共模干擾所形成的電壓,這種讓直接疊加在信號上,直接影響測量與控制精度。
3.PLC控制系統中電磁干擾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1)來自空間的輻射干擾
空間的輻射電磁場(EMI)主要是由電力網絡、電氣設備的暫態過程、雷電、無線電廣播、電視、雷達、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等產生的,通常稱為輻射干擾,其分布極為復雜。若PLC系統置于所射頻場內,就回收到輻射干擾,其影響主要通過兩條路徑;一是直接對PLC內部的輻射,由電路感應產生干擾;而是對PLC通信內網絡的輻射,由通信線路的感應引入干擾。輻射干擾與現場設備布置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場大小,特別是頻率有關,一般通過設置屏蔽電纜和PLC局部屏蔽及高壓泄放元件進行保護。
(2)來自系統外引線的干擾
主要通過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