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
主要技術內容
1、基本原理
(1)預處理系統:包括格柵、污水提升泵、曝氣沉砂池及初沉池等,污水經過處理后,靠自然水位差流入曝氣生物濾池。
(2)多級曝氣生物濾池:各級曝氣生物濾池和不同層面生物載體接觸的廢水水質不同,形成的微生物群體組成不盡相同,每個層面都生長著適合于流到該層廢水水質的微生物菌群。
(3)后處理系統:高效氣浮代替了傳統的二沉池,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池貯存,經消化后,入帶式壓濾機或渦螺離心機處理,泥餅外運或作農肥。
2技術關鍵
(1)用多級曝氣生物濾池代替普通生物池:曝氣生物濾池采用強制曝氣,供氧充足,曝氣生物池的容積負荷可達2~10kgCOD/m3.d,單位容積的處理能力是普通生物濾池的10倍左右。曝氣生物濾池添加的SNP填料比表面積高達500~900m2/m3,單位容積內可供生物附著生長的面積是普通濾池的十幾倍。孔隙率高達92%~95%,惰性成分只占4%~8%的池容,有效空間更多。
(2)投加不同濾料,使得單元填料中同時具有厭氧、缺氧和好氧區,有利于食物鏈的形成,并能在曝氣條件下,同時具有脫氮、除磷和去除有機物的功能。
(3)用氣浮池代替傳統水處理工藝中的沉淀池,可以大大提高曝氣生物濾池老化和脫落的生物膜及懸浮物的去除率,可減少水力停留時間,減少構筑物占地面積,減少土建投資,氣浮法同沉淀法相比占地面積僅為其1/8~1/2,池容積僅為1/8~1/4。排出的浮渣含水率大大降低,污泥體積僅為其1/10~1/2,便于污泥的進一步處理和處置,又節約了處理費用。
2)預反應區為水力緩沖區,大小與高峰流量有關,若在非曝氣階段,不進水可將其省去[1]。
3)主反應區在可變容積*混合反應條件下運行,完成含碳有機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的去除。運行時通過控制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緩慢上升到2.5mg/L來保證硝化、反硝化以及磷吸收的同步進行[3]。
a.硝化反硝化。同步反硝化意味著在不專門為硝酸鹽的去除設混合裝置或正常缺氧混合程序的條件下,硝化與反硝化同時在同一反應器發生[4]。通常認為在系統中,氮去除機制與在微生物絮體內由于受擴散限制引起的溶解氧(DO))的濃度梯度有關,這樣硝化菌存在于高溶解氧區或正氧化還原點位(OPR),相反反硝化菌在溶解氧降低區或負氧化還原點位(OPR)下活性十足[5]。CAST工藝運行中控制供氧強度以及混合液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逐漸上升到2.5mg/L左右,這樣使活性污泥絮體的外周保持一個好氧環境進行硝化,由于氧在活性污泥絮體內的傳遞受到限制,而具有較高濃度梯度的硝酸鹽則能較好地滲透到絮體內部有效地進行反硝化。另外,該工藝曝氣與非曝氣交替進行,從而使泥水混合液通過主反應區,順序經過缺氧-好氧-厭氧環境,尤其在非曝氣階段0.5h-1.0h內污泥層以胞內在生物選擇高負荷下儲存或吸收的碳為碳源,進行反硝化,在污泥沉淀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反硝化作用。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本污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污水通過機械格柵攔污后的污水直接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為防止懸浮物在調節池內沉淀,在調節池底布有穿孔曝氣管,采用間隙曝氣。
成套小型污水處理系統——連續循環曝氣系統(CCAS)
CCAS工藝的*結構和運行模式使其在工藝上具有*的優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于*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理想沉淀狀態,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我公司有一批專業研發團隊與培訓講師,對所有售后安裝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
本工程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是經濟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經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
調試目的
調試工作是廢水處理系統從工藝設計確定到設備選型是否滿足水處理要求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調試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檢驗設備的運行性能
通過調試能夠熟悉污水處理站設備的運行方式;了解設備的運行參數和規律,從而正確地對污水處理站進行技術管理和安全管理,通過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和管理制度來進行優化管理。
2、熟悉污水處理站內的處理工藝和原理
通過調試,了解在以后的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故障,有針對性的作出可能出現故障的預案。
3、人員培訓
調試是對污水處理站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的初步培訓,可以使大家逐步了解污水處理站的現場管理和操作。
4、通過調試達到設計排放標準
以下我們以城市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系統為例介紹污水處理站的調試過程。
水處理工藝技術管理
①工藝條件的確定 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后,根據有關的設計文件、設備技術資料編制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規程、崗位操作規程、安全規程、設備維護檢修規程及檢驗規程(又稱五項規程),確定污水處理各工序的工藝條件,對各工藝控制參數作出具體規定進行試運行的管理。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并通過不斷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調整,摸索出的工藝條件和工藝控制參數作為管理標準,對各項規程進行修正并作為*技術文件執行。
②工藝條件的執行 污水處理在正常運行中必須按各項規程中所規定的工藝控制參數執行,污水處理中出現異常時按規程中規定的異常現象處理辦法進行處理。任何人無權隨意變更正常的工藝條件。根據污水處理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崗位工藝記錄和臺帳,作為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優化調整的原始資料。
③工藝條件的變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按程序對原工藝條件進行變更:水處理的設備、構筑物發生變化;外界條件變化,要求工藝條件相應改變;進水水質或出水指標發生變化;水處理劑品種改變;安全生產需要增減的控制項目;采用優化試驗確定的工藝條件。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控制參數變更,都需經技術管理部門審定,批準并下達工藝參數變更通知單后即行生效。
所有崗位工藝記錄、臺帳和工藝參數變更通知單都應作為原始資料存檔備查。
安全生產事故的預防
污水處理中常見事故和危害包括:
1、污水處理過程主要消耗是電,配置的電器設備多,如不注意安全用電可能會出現觸電事故。
2、污泥消化過程產生的大量沼氣,如不采取預防措施,極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3、污水池、檢查井內容易產生和積累有毒有害氣體,清理污水池、下井清淤一定要有防范措施,否則,造成中毒乃至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4、未按操作規定和設備檢修程序而進行生產巡查、設備檢修時,易發生設備、人身事故。
5、污水處理工作者因*接觸污水、污泥等污染物,應注意衛生措施,污染物中的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卵都有可能產生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6、機械設備的運轉,產生大量的噪聲污染,應采取防噪減震措施,盡可能降低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魯盛(濰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秉承“讓每一位客戶滿意”的宗旨,不斷加快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和應用步伐,加強工程質量管理,以便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創造的價值。
本公司在保證設備質量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我公司免費技術指導安裝,負責設備調試。
服務跟蹤:在竣工基礎上建立用戶檔案,定期回訪,跟蹤服務,終身維護。
,保修期后可提供設備所需一切配件。
農村改廁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氣水比15:1。
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一部分流入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
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自流進入消毒池,用固體氯片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氣提裝置,一部分提升至*池,進行內循環;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內的污泥定期采用糞車外運作農肥處理。
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
AO污水處理系統首先采用化學方法使溶解狀態的污染物從真溶液狀態下析出,形成具有固相界面的膠粒或微小懸浮顆粒;選用高效而又經濟的吸附劑將有機污染物、色度等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然后采用微觀物理吸附法將污水中各種膠粒和懸浮顆粒凝聚成大塊密實的絮體;再依靠旋流和過濾水力學等流體力學原理,在自行設計的AO高濁度污水凈化器內使絮體與水快速分離;清水經過罐體內自我形成的致密的懸浮泥層過濾之后,達到三級處理的水準,出水實現回用;污泥則在濃縮室內高度濃縮,定期靠壓力排出,由于污泥含水率低,且脫水性能良好,可以直接送入機械脫水裝置,經脫水之后的污泥餅亦可以用來制造人行道地磚,免除了二次污染。
新發明的AO污水凈化技術以其流程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低、占地少、凈化效果好的眾多優勢將為當今世界的城市污水的再利用開創一條新路。城市污水實現再利用之后,為城市提供了第二淡水水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的條件,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主要技術內容
1、基本原理
(1)預處理系統:包括格柵、污水提升泵、曝氣沉砂池及初沉池等,污水經過處理后,靠自然水位差流入曝氣生物濾池。
(2)多級曝氣生物濾池:各級曝氣生物濾池和不同層面生物載體接觸的廢水水質不同,形成的微生物群體組成不盡相同,每個層面都生長著適合于流到該層廢水水質的微生物菌群。
(3)后處理系統:高效氣浮代替了傳統的二沉池,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池貯存,經消化后,入帶式壓濾機或渦螺離心機處理,泥餅外運或作農肥。
2技術關鍵
(1)用多級曝氣生物濾池代替普通生物池:曝氣生物濾池采用強制曝氣,供氧充足,曝氣生物池的容積負荷可達2~10kgCOD/m3.d,單位容積的處理能力是普通生物濾池的10倍左右。曝氣生物濾池添加的SNP填料比表面積高達500~900m2/m3,單位容積內可供生物附著生長的面積是普通濾池的十幾倍。孔隙率高達92%~95%,惰性成分只占4%~8%的池容,有效空間更多。
(2)投加不同濾料,使得單元填料中同時具有厭氧、缺氧和好氧區,有利于食物鏈的形成,并能在曝氣條件下,同時具有脫氮、除磷和去除有機物的功能。
(3)用氣浮池代替傳統水處理工藝中的沉淀池,可以大大提高曝氣生物濾池老化和脫落的生物膜及懸浮物的去除率,可減少水力停留時間,減少構筑物占地面積,減少土建投資,氣浮法同沉淀法相比占地面積僅為其1/8~1/2,池容積僅為1/8~1/4。排出的浮渣含水率大大降低,污泥體積僅為其1/10~1/2,便于污泥的進一步處理和處置,又節約了處理費用。
2)預反應區為水力緩沖區,大小與高峰流量有關,若在非曝氣階段,不進水可將其省去[1]。
3)主反應區在可變容積*混合反應條件下運行,完成含碳有機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的去除。運行時通過控制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緩慢上升到2.5mg/L來保證硝化、反硝化以及磷吸收的同步進行[3]。
a.硝化反硝化。同步反硝化意味著在不專門為硝酸鹽的去除設混合裝置或正常缺氧混合程序的條件下,硝化與反硝化同時在同一反應器發生[4]。通常認為在系統中,氮去除機制與在微生物絮體內由于受擴散限制引起的溶解氧(DO))的濃度梯度有關,這樣硝化菌存在于高溶解氧區或正氧化還原點位(OPR),相反反硝化菌在溶解氧降低區或負氧化還原點位(OPR)下活性十足[5]。CAST工藝運行中控制供氧強度以及混合液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逐漸上升到2.5mg/L左右,這樣使活性污泥絮體的外周保持一個好氧環境進行硝化,由于氧在活性污泥絮體內的傳遞受到限制,而具有較高濃度梯度的硝酸鹽則能較好地滲透到絮體內部有效地進行反硝化。另外,該工藝曝氣與非曝氣交替進行,從而使泥水混合液通過主反應區,順序經過缺氧-好氧-厭氧環境,尤其在非曝氣階段0.5h-1.0h內污泥層以胞內在生物選擇高負荷下儲存或吸收的碳為碳源,進行反硝化,在污泥沉淀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技術特點
? 工藝成熟、性能可靠,能夠滿足出水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 根據具體水質情況及要求,模數化設計、調整有關參數,更有針對性;
? 根據不同工藝要求,選擇不同類型的生物濾池單元;
? 設置生物膜反沖洗及剩余污泥自動移送系統;
? 根據水量負荷變化,自動調整節能曝氣模式,綠色低碳;
? 設置流量調整槽或調整部,增強設備耐負荷沖擊能力;
? 設置氣提循環、計量移送等自動回流系統;
? 采用一點一策進出水口管底模式,確保污水進出流暢;
? 設置實用的格柵系統,對污水中浮渣或沉渣進行有效管控。
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NH3-N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
廢水中存在著有機氮、NH3-N、NOx--N等形式的氮,而其中以NH3-N和有機氮為主要形式。在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氮被異養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成NH3-N,而后經硝化過程轉化變為NOx--N,后通過反硝化作用使NOx--N轉化成N2,而逸入大氣。
由此可見,進行生物脫氮可分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個步驟。由于氨化反應速度很快,在一般廢水處理設施中均能完成,故生物脫氮的關鍵在于硝化和反硝化。
廢水處理設備
二、綜合廢水處理系統功能特點
1、實用性廣:可適應各類實驗室的廢水處理;
2、專li技術:采用多項*的專li技術對綜合廢水進行多程處理凈化,*達到排放標準;
3、自動化程度高:*集中控制,人機界面友好,操作簡單,全自動運行,無須專人值守; 4、自動保護功能:漏水或漏電自動保護功能、高低壓自動保護功能、無廢水保護功能、各處理單元液位保護功能、電氣設備超負荷保護功能、電氣線路過載保護功能;
5、定時自動清洗功能:系統定時對需要清洗的部件進行自動清洗,部件使用壽命更長;
6、運行成本低:系統功率小,耗能低;運行穩定,故障少,維護成本低;耗材使用壽命長,耗材成本低;按比例自動投藥,藥品耗量少;無須專人值守,免專人管理費用等;
7、環境友好:系統選用復式*電機和防腐泵,噪音低;全程采用密閉式處理,無異味,無泄漏,不會產生廢渣、廢水、廢氣等二次對環境的污染;
8、智能集成化:通過“一站式”一體化設計,占地面積小,處理速度快、安裝移動方便、真正做到工程設備化,外形美觀,不需要挖多個處理池
9、PLC可編程序智能控制系統及人機界面操作系統:系統的控制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完成電氣和儀表部分的自動控制與監控,LCD液晶顯示中文顯示、開機時設備電控系統自動檢測,全自動處理廢水、針對不同廢水的成分和濃度,控制系統自動進行計算然后按比例進行自動投放藥品,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詳細功能如下: 1)、設備的各項操作都能通過自動監控和手動切換操作來實現,如設備的啟停、沖洗、排污等功能; 2)、顯示各單元運行狀態,如水箱水位、水質不合格時自動報警及回流處理并跟蹤記錄、水泵運行狀況、儀器儀表運行狀況等; 3)、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功能; 4)、系統可自動提示用戶主機相關部件更換以及其它系統內部自檢信息; 5)、控制系統同一界面顯示所有監控參數,泵、閥、儀器儀表等工作狀態一目了然;在手動模式下可以在對單個泵、閥進行控制,無論采用自動控制還是手動控制,均能實現系統相關運行環節的聯鎖控制,并互不干涉; 8、定時開關機功能:設備可以根據客戶的情況設定早上自動開機時間和晚上自動關機時間,時間設定后,設備每天早上自動定時開機,晚上自動定時關機,免去操作人員每天早上和晚上去設備處理間開機和關機;
10、遠程監控及操作功能(選配):客戶只需要在辦公室或中控室通過微機或中控機里安裝的遠程控制軟件對廢水處理間里的廢水處理系統進行遠程監控、運行操作和遠程管理,時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運行狀態。它是正規合法的軟件,不會被殺毒軟件當作病毒查殺,不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免費的遠程控制軟件。
三、綜合廢水處理系統軟件管理性能要求 1、模塊多元化管理:系統可提供廢水收集及調節、廢水預處理、加藥攪拌調節、混凝沉淀、沉降分離、泥水分離、污泥干化、水質監測等模化控制管理。 2、報警保護管理:缺水/停電保護、溫度超高/超低保護、水質不合格保護、部件失效報警、系統超壓保護、電氣線路過載保護、儀器儀表超負荷保護。 3、參數設定管理:時鐘和語言設定功能,可根據現場情況設置系統運行參數,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或者依據某種條件啟動采樣分析流程,采樣時間設定等。 4、程序運行管理:系統除了具備自動控制也可以在手動模式下上對單個泵、閥等部件進行控制和操作,無論采用自動控制還是手動控制,均能實現系統相關運行環節的控制,并互不干涉。 5、數據顯示管理:數字化液晶顯示各單元運行狀態,如動畫式流程圖或以表格、柱狀圖或趨勢圖形式顯示各個處理單元液位、流量、水壓、溫度、電壓、電流、防腐提升泵、儀器儀表、監測設備等部件的實時運行數據、歷史數據、報警數據、運行狀態、運轉率統計、排量 6、超標設定管理:設定允許排放參數數據報警限值,如排放參數數值超過設定限值,遠程監控系統及主機操作主界面會自動報警并顯示超標參數,系統啟動限制排放程序,同時啟動超標廢水進行回流處理程序,并跟蹤記錄,直到處理達標后才會自動排放; 7、系統權限管理:權限用戶可通過系統的“系統管理”模塊實現對系統基礎信息數據的管理、訪問和編輯等監控和操作; 8、參數設定管理:時鐘和語言設定功能,可根據現場情況設置系統運行參數,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或者依據某種條件啟動采樣分析流程,采樣時間設定等。
(1)產品特點
由于膜的分離作用,不必設立沉淀、過濾等其他固液分離設備。高效的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不須經三級處理即直接可回用。省費用低。
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減少。系統占地僅為傳統方法的三分之一。
膜生物反應器可以濾除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可顯著節省加藥消毒所帶來的*運行費用并擴大廢水回用范圍。
膜的高效截流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TR)的*分離,運行控制靈活穩定。
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于它們的分解,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系統抗沖擊性強,適應范圍廣。
膜生物反應器內生物污泥在運行中可以達到動態平衡,幾乎無剩余污泥排放,污泥處理費用低。
不需反沖洗,流程簡單,易于集成。*的運行方式,使膜表面不易堵塞,洗膜間隔時間長,且洗膜方式簡單易行,使水處理所需能耗很低。
膜生物反應器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減少運行管理費用。
聚合氯化鋁(cpolyaluminium chLoricle)是一類新型的主流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由于其在水處理中較傳統的無機藥劑有更高的,所以才會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2.工藝原理
膜組件是膜生物反應器的核心部件 , 來自調節池的污水在反應器內經過好氧微生物降解后通過膜片,由于膜片的孔徑為 0.2—0.4μm, 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微生物、 顆粒雜質、懸浮物等。高效地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微生物菌群始終保持在膜生物反應器內, 高微生物濃度又大大提高了容積負荷和處理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由于把膜與生物反應池集成于一體,大大縮小了設備的體積和占地面積,反應器在高容積、低污 泥負荷和長泥齡下運行,可實現剩余污泥微量排放,減少成本,同時膜生物反應器還可以*實現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