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肉加工污水處理設備
1385濰坊4485美亞103
設備介紹
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原理
1、吸附作用好氧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相互部結形成表面積較大的、濃度較高的生物膜可以大量吸附水中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使污染物濃度降低
2、攝取、分解作用在向反應器內不斷通空氣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可以將吸附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攝人體內進行代謝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氧化床使農村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出水CODcr、BOD5去除率達到80%以上,可以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二級標準。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利用重力作用使接觸氧化床出水中比重大于水的懸浮污泥下沉至池底從而使之從水中去除保證較好的出水水質
2、沉降至底部的污泥并自動返回至接觸氧化床以維持接觸氧化床的污泥濃度。
四、地埋市生活污水處理的工藝特點
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于物理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后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生活污水處理
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于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4、整個處理設備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5、不需要壓縮容器。空氣壓縮機和循環泵等設備,從而大大減少了投資費用。
6、設備由二級池子組成,一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埋深較大,另一組為鋼結構,埋深較淺。鋼結構池采用國內*的互穿網絡防腐涂料進行防腐。它是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互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物,它能耐酸、堿、鹽、汽油、煤油、耐老化、耐沖磨。
7、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3十月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8、設備除了采用了常規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墊、消音器等),還可以在鼓風機房9、內壁設置新型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10、操作管理維護方便:設備采用PLC微電腦自控自動化程度高,便于操作管理維護,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管理費用小;
11、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使用。
12、設備投資較少:設備采用*的工藝技術,總投資僅為傳統一體化設備的1/2,僅為土建投資的1/3;設備運行費用低廉:設備采用生化為主的技術工藝,從根本上減小了運行費用;
屠宰污水來源
屠宰污水主要來自于圈欄沖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廠房地坪沖洗、燙毛、剖解、副食加工、洗油等工序所產生的污水。
水質特點
①屠宰污水一般呈紅褐色,有難聞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質、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糞便等污物,固體懸浮物含量高。
②屠宰污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濃度有機質不易降解,處理難度較大,宰污水中的營養物主要是氮、磷,其中氮主要以有機物或銨鹽形式存在,而磷主要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
工藝流程
來自屠宰場的污水經格柵(網)去除污水中的毛、皮、浮渣和大顆粒懸浮物后自流入隔油池,去除大部分油脂和泥砂后進入調節池,經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后,并保證后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經過調節池的水經泵提升至平流式氣浮沉淀一體機。先期去除水中懸浮物(ss),去除率達90%以上,出水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由(水解酸化池、二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組成),污水在水解酸化池
進行酸化處理,通過厭氧菌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低分子有機物;經水解酸化池流入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反應后再進入沉淀池,出水經過濾消毒達標排放
兔肉加工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設備簡介
(1) 格柵
格柵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組成,安裝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進口處或污水處理廠的端部,用以截流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便減輕后續處理構筑物的處理負荷,并使之正常運行。
篩除是分離肉類加工廢水中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使用zui廣泛的方法,本工藝的設計中采用中格柵,主要用于攔截較粗的懸浮物固體,柵條間距為20mm。柵條20根。
(2) 調節池
調節池的木的是削弱水質水量波動對廢水處理工藝的影響,利于或保證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保證穩定的處理效果。從工業企業排出的廢水,其水量和水質都是隨時間變化的,為了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廢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
應根據不同廢水水質情況、處理工藝系統的特點及處理要求而具體確定。設于一級處理之后、二級處理之前,可減少調節池中的浮渣和污泥;設于一級處理之前,需考慮混合設備以防污泥沉淀或設置污泥斗以便排泥(導致深度過大)。
調節池的類型包括均量池、均質池以及均化池。在本次設計中,采用矩形平面對角線出水調節池。
肉類加工廢水在24h之內水質和水量的變化幅度較大,為了使后續工藝的處理效果穩定,在處理流程中設置調節池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調節,以減弱水質和水量的變化幅度。由于肉類加工廠多為一班或兩班倒生產,通過設置調節池還可以將一班或兩班的廢水均勻分配在一天內進行處理,從而可減少處理構筑物的容積,降低投資。調節池的設置上采用線內設置,實際采用的調節池的調節時間一般為6-12小時。
(3) 初沉池
初沉池的處理對象是懸浮物質,同時可以去除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沉淀池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豎流式沉淀池。
沉淀在肉類加工廢水處理中被用來去除原廢水中的無機固體物和有機固體物。初次沉淀池用于去除原廢水中的有機固體物。采用初沉池去除廢水中可沉淀的有機固體物,可降低后續工藝的負荷,根據實踐表明,利用初沉池沉淀肉類加工廢水,可去除廢水BOD5 30%,去除率SS 70%。
本設計中初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4) 厭氧接觸反應器
對于懸浮物較高的有機廢水,可以采用厭氧接觸法。廢水*入混合接觸池(消化池)與回流的厭氧污泥相混合,然后經真空脫氣器而流入沉淀池。接觸池中的污泥濃度要求很高,在12000~15000mg/L左右,因此污泥回流量很大,一般是廢水流量的2~3倍。
厭氧接觸法實質上是厭氧活性污泥法,不需要抱起而需要脫氣。厭氧接觸法對懸浮物高的有機廢水(如肉類加工廢水等)效果很好,懸浮顆粒成為微生物的載體,并且很容易在沉淀池中沉淀。在混合接觸池中,要進行適當攪拌以使污泥保持懸浮狀態。攪拌可以用機械方法,也可以用泵循環池水。